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到江西婺源 看古徽州
作者:曹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9 14:00:06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到江西婺源 看古徽州

曹健

 

  暮春时节,旌德二中领导组织我们退休教职工赴婺源等地旅游。婺源自然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最早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继呼伦贝尔之后的南方旅游生态县,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我们早已向往的地方。于是不顾自己年事高,欣然前往。学校领导对我们这些年老体弱的退休教师关怀备至,在旅行社人员带领下,另派了三位年轻教师,全程陪同,细心照顾,使我们一路平安,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尽兴地完成了婺源等地之旅。出发前校领导人程开斌说:“婺源原来属安徽省,为古徽州六县之一,现在属江西省。因为婺源还比较完好地保存着古徽州的原貌,如今要领略古徽州的文化和自然生态,只有到婺源去,那里才是古徽州的缩影,是‘老牌正宗’的古徽州”。

  去婺源,从屯溪上高速公路,穿过横茅隧道,就进入江西婺源县境,从屯溪到婺源120公里,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进入婺源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逶迤的山连绵起伏,层峦迭翠,郁郁苍苍,一株株参天古树,虬枝苍劲,树叶茂密,绿荫匝地;一道道的山溪汇成宽阔的河流,碧波萦回,光鉴照人,沿着道路缓缓流动,给宽阔的公路镀上了一道银边。在山麓树林掩映中,现出一处处的白墙黛瓦的徽派古村落,每个村庄都有古树幽篁,溪流环绕,好比是一幅幅色彩斑斓蕴涵着徽州文化的山水画卷,舒卷在云烟缭绕之中,不禁引起了车厢内的同行人齐声喝采。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
       树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这首赞美婺源乡村风光优美的诗篇,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婺源乡村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美丽景色。显然,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当之无愧的,属于古徽州的婺源在今天之所以能够吸引世人的目光,不仅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名人辈出,特别是宋代出了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这一划时代的人物,更是因为此地有风貌古朴的乡村田野,有着徽州文化的积淀,我们来到婺源,真实地感受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带给世人震撼的真谛。

  婺源美在乡村,到婺源乡村看山看水看树看古老的民居,处处有独特的景观。每个村庄都有引人入胜的亮点,其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千年商埠汪口,伟人故里江湾,生态绿洲晓起,千年古镇清华保存有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称为仕宦名村的理坑,完好地保存有明清两代的“尚书第”“知府官厅”及“司马第”等宅第。我们这次旅游在婺源只安排一天时间,坐在旅游车上听导游介绍,走马观花,重点去了江湾、晓起和李坑三个景点。

  江湾位于婺源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江湾地处群山环抱的河谷地带,灵山、修山和后龙山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将江湾围在中间,梨园河由东向西呈“S”形从村南流过。山与水交融,给江湾增添了不少灵气。自唐以来,这里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交通要道,被称之为“婺源东大门”。江湾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商贸繁荣,群贤辈出。据民国《婺源县志》记载,江湾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达24人;潜心著书立说,光耀词林者计19人,著作达92部,且都是历代名人。其中有明代隆庆年间户者侍郞江一麟,明代皇家太医江一道,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还有1934年受命在歙县筹办省立徽州师范并首任徽师校长江植棠也是江湾人。江植棠攻生物学,教博物课,擅长国画、园林规划设计和管理。1946年的婺源回皖运动,他是带头人。解放后先后在徽师及安徽师范学院任教,在徽州教育界声誉卓著。

  值得一提的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于2001年4月在江西视察,专程来到江湾,从此江湾就以江0民的祖居地而声誉鹊起,慕名来江湾探访伟人故里的人络绎不绝。江湾江氏的祖先原来姓萧,故曰“萧江”,因而江0民同志的“江”,即是“萧江”。据《兰陵萧氏》记载,江湾的萧江氏乃西汉初期宰相萧何的后裔,萧何之后传至南北朝时,萧衍创建了南朝第三个王朝——梁,萧衍称梁高祖武帝。江湾的萧江乃高祖武帝萧衍的长子,即昭明太子萧统的后嗣。到了唐代,这一派中的萧禹、萧嵩、萧华、萧夏、萧俛、萧仿、萧置、萧遘相继出任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

  “八叶宰相”之一的萧遘之仲子萧祯在任江南节度使时,因父蒙难,隐居安徽歙县篁墩。为了避祸,又“念先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以江为氏,凡江氏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萧江全谱》)自萧祯易姓江后,江祯即为萧江一世祖。二世祖江董是江桢的长子,因其由歙县篁墩迁至婺源水路皋径(今大畈镇水路村),成为婺源萧江始祖。北宋元丰二年(1079),曾任进贤县尉的八世祖江敌,迁居江湾。此后子孙日繁,遂成望族。

  江湾山水秀美,还有许多古民居、亭台楼阁、仕宦宅第“三省堂”、“教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文化遗存。最引人注目的是2003年第三次重建的萧江宗祠。该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曾被誉为江南70座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文革”期间又被拆毁。第三次新建的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江湾近些年还建了几座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村口的荷花池也建了亭阁、曲桥。在后龙山下,由古代的园林“后桃园”扩建成占地28亩的“乡贤园”,园内建有名人名树观赏区、进思舫、观鱼台、历代名人石雕群、汇贤湖、文笔塔和仰山茶社等。修葺了江永、江一麟、江谦纪念馆。如今的江湾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国家文化生态旅游区,远近闻名的千年古村。

  “去晓起看树”。进入晓起村头,就觉得眼球一亮,这里由一棵棵千年古树撑起一片绿天,是今天其它徽州古村落无法复原,无法克隆的绝妙奇观。

  晓起村始建于唐贞元三年(787),该村汪姓始祖汪万武逃乱至此定居时天刚破晓,惊魂未定的他就把这里叫做“晓起”。后来,洪姓人家也在上游一公里处建村而居,也叫“晓起”。当地人称此为“上晓起”,汪姓居住的村庄称“下晓起”。上晓起多为官宦人家的宅第,下晓起多为商贾人家的住宅。两个村庄中间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道路相连。

  晓起村保留着许多明清年间的徽派建筑,有“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儒林第”、“光启堂”、“教聚堂”、“太和堂”等,南宋年间有一支江姓迁于上晓起,以江郑八为上晓起江姓始祖。这支江姓属济阳江氏,一世祖为江革,与旌德江村的江姓同宗同源,而不同于江湾的萧江氏。上晓起的江姓还保留着清末民初建有敦贵公祠,是祭祀始祖江郑八及列祖列宗的济阳江氏宗祠。还有一古民居,大门旁挂有“江上青故居”的牌子,据介绍“江上青”江苏扬州人,祖籍江湾晓起。关于江0民同志的江及其祖居地存在争论,旌德江村江姓用的排行字辈为“洪图绍世泽,丕振显家声”。(《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定江姓60世69世采字辈是同一宗祠族人按辈份命名的依据,亦是界定同姓者是否同宗同族的重要依据。江0民本人为“泽”字辈,祖父江石溪,行名绍岳,属“绍”字辈,父亲江世俊,继父江上青,行名世侯,属“世”字辈与江村江氏排行字辈“洪图绍世泽”相吻合。民国六年(1917)编修的《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共印545套,其中一套编为“辛字第十五号”,由扬州江氏族人领去。江0民于2001年亲到过旌德江村,并题名留念,江0民的亲属江泽慧、江泽恩等人均曾到过江村寻根问祖。

  江泽慧说她家几代人是按“宏图绍世泽”的排行字起名的,江泽恩赠送给旌德江村一份《江氏五代子孙谱》,并在谱上题写:“寻根问祖,饮水思源。此谱留作旌德江村参考留念。江泽恩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江泽恩赠给旌德江村的《江氏五代子孙谱》上的排行字与旌德江村宗谱上60-90世“宏图绍世泽。。。。。。”排行字是一致的,而在婺源江湾的萧江谱和晓起的济阳江谱上根本找不到江泽恩所提供的排行字。因而旌德的《济阳金鳌派江氏宗谱》所记载的言之凿凿,无庸置疑。另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我们在上晓起看到的“江上青故居”,据介绍上晓起的江姓属济阳江氏,不同于江湾的萧江氏,并介绍说江上青是江0民的义父,关于“义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如义父、义女”,双方没有血缘关系。这么一来就与江泽恩提供的《江氏五代子孙谱》和〖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他改变了中国――江0民传》书中所列的江氏谱系大相径庭,甚至与事实相悖谬。江泽恩和〖美〗罗伯特两人所提供的江氏谱系都表明江0民是江绍岳(石溪)的长子江世俊(冠千)之子,承祧江绍岳(石溪)第六子江上青(世侯),江上青生女江泽玲、江泽慧,继子江0民。白纸黑字,说得清楚明白。多年以来,关于江0民的祖籍争论不休,双方都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谁也说服不了谁。看来还要一直争论下去。
  自古以来,为名人的祖籍打笔墨官司的事情不乏其例,例如红顶商人胡雪岩是绩溪人还是杭州人?福建也说朱煮是福建人。甚至《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发生地在哪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渊到底在什么地方,也存在争论。当初,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争夺诸葛亮时,有人云:“明高天下,何必分襄阳南阳”。旌德有旌德的理由,婺源有婺源的说法,一个江村,一个江湾,都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江泽民和他的亲自到过,并都题了名。为名人效应,为宗族争光,发展旅游,搞活市场经济,资源共享,名人祖籍多元化,达到互惠共赢,确是两全其美的事。

  晓起村最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参天古树,每一处山崖水涘边上都有一棵棵千年古树。晓起村后山岺上有一个名贵古木观赏园,在这片山岭上,荟萃了数百株古樟、古枫、古楮,其中最大的一棵樟树有千年历史,树身数人合抱。

  说起古树,婺源的乡村里处处有,前两年我曾到过离婺源江湾十多里的晓鳙村,该村座落在山洼里,四周是山,山上有不少原生的古树,为枫树、松树、楮树等。树干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大。这些古树如今在歙县、绩溪等县已是风毛麟角。六七十年前,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见到绩溪、旌德的山上都是一片片密匝匝的高有数丈的粗大树木,松树、枫树、楮树品种繁多。但经不起长期任意砍伐,尤其是躲不过“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和“文革浩劫以及农业学大寨”的移山填海,渐渐地那些古树一棵棵倒下去,化成了一缕青烟。幸运的是婺源的晓起等村庄的古树能躲过这场劫难,幸存下来,成为稀世之宝。

  李坑是我们这次婺源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李坑位于婺源县秋口镇西南,距城12公里,是一个以李姓聚族而居并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婺源旅游精品线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坑古称“理田”,建村于北宋。这里的李氏居民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据《李氏宗谱》记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殿中侍御史中丞李贵懋命长子李洞从祁孚溪新田迁于婺源理坑。李洞因先祖唐末由北方迁江南时曾“占地从田之签”,故改村名“理坑”为“理田”,以示不忘先祖。到了近代,人们都以李姓居住于小溪(当地人称“溪”为“坑”)两岸而俗称为“李坑”。李坑四面群山环抱,林木葱笼,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小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古民居沿溪而建,布局极具特色,河上建有石、木、砖多种桥梁数十座,最具特色的有中书桥、彩虹桥、永新桥和通济桥。

  中书桥位于李坑村口,是婺源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该桥建于北宋末年,是座单孔砖拱桥,长10米、宽3.9米、高3.5米,砖拱上铺青石板,一般拱桥用的都是石头,而该桥的拱桥用砖砌成。在中国桥梁史上,砖拱要比石拱早一两个朝代,由此可知该桥的历史之悠久了。彩虹桥位于狮滩庙前,因拱建得比较高,犹如一道彩虹横跨溪流,故名“彩虹桥”。永新桥是座单孔石拱桥,是古时李坑通往县城大道上的桥。通济桥为单孔桥,位于村中双溪交汇处,古人建此桥一方面是便利两岸居民往来行走;另一方面是在两溪合流处建造这座桥,以锁住小溪,聚积财富,保全村平安。在通济桥下首水街分岔处建有一座“申明亭”,为昔日李坑村民聚会的场所。史书对“申明亭”的功能有详细的记述,“凡民作奸犯科者,书其罪,揭于亭中,以寓惩恶之意”。古时每月初一和十五,宗族在这里鸣锣聚从,批评和惩罚违反村规族规者。“申明亭”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而是“目”字旁,取其“耳聪目明”的意思,让村人时刻看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亭柱上的楹联为:

      亭号申明就此众议公断;
      台供演戏借他鉴古观今。

  最能激活李坑旅游的是那一道穿村而过的溪流,溪水缓缓流淌,色碧声柔,天光云影,浅吟低唱,最妙的是溪上的小木船和竹筏载着游客在水上穿梭往返,使整个村庄都动了起来。山光水色与古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婺源自古以来属安徽省,是古徽州“一府六县”(唐宋时,歙州辖安徽休宁、歙县、绩溪、黟县、祁门和现属江西的婺源六县,州府设在歙县)的重要成员,民国年间属安徽省第十一行政区。婺源与古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作为大儒朱煮故里, 婺源尤其被徽州人引以为荣。

  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四日,国民党政府决定婺源划隶江西省第五行政区。蒋介石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令婺源县政府文》中阐述如下(参见《婺源县志》):

  婺源必须改隶之意旨,其最要者有三端:

    甲:政治方面。查婺源设治,始自唐玄宗时代,隶属于江南之歙州,宋代以该县山南诸水皆流入江西,曾议改隶赣省,依茅岭、新岭为界。今察其地势,大部分突入江西境内,为浮梁、乐平、德兴三县所环抱,于皖省甚觉畸零,一切政务设施均感不便,如不予以改隶,则格于现状,不能扩张政治力量。

    乙:军事方面。现值剿匪(指围剿红军)工作特别紧张之际,肃清零匪之一切必要措施,如团队之防堵以及围剿计划,甚形隔阂,实于赤匪以窜扰苟延之机会。一经改隶,则事权属于一省,责任既专,指挥尤便,扑灭残匪计日可待。

    丙:公路方面。婺白、婺德两路,一由婺源经德兴之九都至白沙关,一由婺源至德兴香潭,此两路关系剿匪军事及地方交通至为密切,若不将婺源划归赣辖,则两路分属两省,运输管理均觉不易统筹。值此匪患未靖之秋,断不容稍涉松懈,致误时机。

    此三者,理极显明。本行营饬将该县改隶,实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道,审慎周详,确能适相符合。

  以上是蒋介石提出的关于婺源改隶江西的三条所谓“理由”。

    关于第一端,我国省界接壤,很多不是平行而规则的,有的呈犬牙交错状态,打开地图看,除婺源突入江西外,还有江苏的徐州、宿迁突入山东、河南和安徽;安徽萧县、砀山突入山东和江苏;天长突入江苏;河南的商丘突入安徽,这些地界的确定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古徽州六县的水系,休宁、歙县、绩溪(其中大部分河流)的水流入浙江;黟县、祁门和婺源三县的河水都是流入江西鄱阳湖,因此所举省界接壤和水系根本不能作为婺源改隶江西的理由。

  关于第三端,以两条短短的公路为理由变更自古以来就设立的行政区划,是极为荒唐可笑的,根本不能成为理由。由此可见蒋介石要婺源改隶江西的根本原因就是便于在军事统一指挥剿灭红军,出于反共反人民的目的。

  婺源与安徽省的徽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婺源的人民极不愿意脱离母省。当蒋介石将婺源改隶之后,民怨沸腾,群起反对。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曾任省立徽州师范校长江植棠和曾任徽师第三任校长查景韩等婺源籍知名人士领头,再一次发起了婺源回皖运动。国大代表开会时,徽州同乡会呈文向蒋介石请愿,由胡适将呈文交国大主席团成员、内政部长张厉生,促使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派员实地勘察,民国三十六年(1947)八月十六日,婺源总算划归安徽省,徽州一府六县得以完整。解放后,徽州专署派人前去婺源接管,不料江西省出手快,捷足先登,早已将婺源接管,其理由是婺源县是解放军“四野”解放的,和解放江西省同属一支部队,为了军事管理方便,必须把婺源划到江西。其实据了解解放婺源和解放歙县、休宁都是“二野”,因此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猜透的谜。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利用婺源丰富的徽州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了旅游事业。江西省有着两张亮丽的旅游名片,一张是以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为主的红色经典,一张是婺源乡村的绿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进入新世纪以来,婺源的旅游业红红火火,游人如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婺源不同于江西的其它县市,它是一个山区,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道路和庄园。”解放前大都是外出经商谋生,现在大部分人在家门口办餐饮店、摆摊开店出售旅游纪念品,就可以挣到钱。我曾问过当地人,你们想回徽州吗?他们忙着做买卖,只是笑而不言。导游小姐的导游词里用得最多的词是“我们婺源”,其次再是“徽州”、“徽文化”。婺源第二次改隶已五十多年,乡土历史、信息传递、民间交往被割裂,隔阻已经太久。年深月久,一些年轻人对徽州的印象淡漠了!但是,一代代的婺源籍学人以及一些有识之士仍是有着割舍不去的徽州情结和浓浓的乡愁。一位婺源籍的学者说:“作为大儒朱熹故里婺源,尤其被徽州人引以为荣,而婺源改隶江西,对于婺源籍的学人更是一页痛史。(江平《婺源与徽州的历史文化渊源》载《江淮文史》2003年第四期)。”

  婺源没有回归徽州,1987年11月27日一夜之间,“徽州”这一地级行政区名突然消失,新成立的黄山市把绩溪划到宣城地区。从此,绩溪继婺源之后,脱离了徽州。一个完整的徽州,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生生扯裂了徽州文脉的传承,严重违逆了民心民意。绩溪被划出徽州是长官意志独断独行,不得民心的举措,遭到广大群众的反对。一些有识之士、学者文人通过媒体和“两会”要求恢复徽州,设立徽州市,婺源、绩溪划归徽州,十多年来,呼声不断。由于有婺源这片美丽的绿洲和黄山这座“金山”的价值取向,绩溪又是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故乡而名闻全世界。涉及到方方面面,恢复徽州,婺绩还徽,最重要的是两地政府顺乎民意要有动作,民间的作用是比较小的。看来恢复徽州还得走漫长的道路。
   
(作者曹健,绩溪旺川人,旌德中学、旌德二中高中教师,已退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