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烟雨暮色中的廊桥
作者:弦 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7 17:46:44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烟雨暮色中的廊桥

弦 高

 

       四月本是踏青赏春的日子。我们一行五人从北宋建村的沱川篁村返回,行到南宋廊桥-----彩虹桥时,古镇清华老街上的人家已早早掌灯,灯光偶尔照在石板路上,映在水凼里。我们冒着蒙蒙细雨踏上了清华彩虹桥。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山好似蒙上了一层烟雾,呈青黛色。因时近黄昏,桥上游人已屈指可数,不一会儿,这一拨客人带着廊桥遗梦也离开了。我因多次来彩虹桥,所以不忙着支浏览。先在桥头商店借了一把竹椅坐下,翻着柜台上的《徽州历史文化知识》和陈爱中先生著的《婺源》,直到光线朦胧时才放下书。从书中得知,古镇清华在一千余年前曾是婺源的县治,当时称清化镇,直到南唐保大年(公元943年)才改名为清华镇。自唐玄宗开元廿八年(公元740年)始建县,至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迁弦高(今紫阳镇)止的一百六十一年间,这里是当时婺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达四千,曾建有城墙、寺观、宝塔、牌坊、书院等古迹。如今时光飞逝千年,物是人非,古镇尚存一株唐代苦槠和一座宋代廊桥。千年古树历经沧桑,依然华盖如云,苍老遒劲。因唐人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得名的彩虹桥,虽经八百年的风雨,仍骄傲地屹立在古镇上街头的河上。

     在苍茫的暮色中,拾级而上,耳畔传来石碣激扬澎湃的水声,如同奏着一曲琵琶名曲。桥面由十一个廊亭组建而成,廊亭两边有栏杆、坐凳。在桥上,人们可以阳春赏景,仲夏纳凉;晴日蔽荫,雨不湿鞋。在木质桥板上踱步,听着沉沉的脚步声,仿佛将我带入了南宋金戈铁马的抗金岁月。桥中的凉亭中有一神龛,内设三个牌位。左为募化僧人胡济祥,右是重修理首胡永班,正中是夏朝治水的禹王。据当地群众说:当年这座桥是由镇上婺女庙的和尚胡济祥,从四方化缘筹措了大笔钱资助兴建的,后来胡永班又重修彩虹桥,因为他俩给百姓办了好事,所以人们永远纪念他们。为了保护好桥,不让洪水冲坏,并将古代治水的夏禹也一同设立了牌位。这小小神龛,体现了百姓对行善之人的尊敬和朴素的爱桥之心。

     站在桥上看风景,不曾想自己也成了别人的风景。这时我发现河的上游多了一座木板桥,看看雨也不大,天色虽渐晚,但路还依稀可辨,出于好奇,信步走上岸边的石板路。小桥静静地卧在宽宽的河面上,就像一位小家碧玉,羞羞的,与大家闺秀的廊桥默默相望。踏在湿漉漉的新桥板上,远眺烟雨暮色中的廊桥,另有一番风景。廊亭紧接串连,高矮不齐,错落有致。倒映在水中,便是双桥了。青石砌成的桥礅前锐后丰,如同“燕嘴”,颇有设计风格。桥上不时传来几位同事的说笑声。从小桥向上游眺望,烟雨迷朦中有一小小的半岛直伸河心,这就是有名的“小西湖”景观。相传明嘉靖年间,江苏吴派篆刻家文彭不远千里来到婺源,与徽派篆刻创始人何震同游清华古镇,发现此处佳山水,文彭欣然命笔,誉为“小西湖”。至今在临水一侧的岩石上还留有摩岩石刻“小西湖”三字,并有文彭题款。古人曾留诗一首赞此景致:“淮阳庙外一灯孤,五老峰前飞夜乌;绝好荷花无一柄,月明空照小西湖。”

     登上彼岸,雨点渐大,不敢贪恋美景。匆匆一瞥河边竹排,足有十几个,可见平日晴好天气游人之稠。现在“非典时期,游人略显稀疏。急步迈过登云桥,来到水车房里,这时衣服头发已淋湿了。

     水车房建在石碣旁,哗哗的水声覆盖了整个房子。大水车带着轴轮,可以舂米、磨粉、扇谷。水车房还是一间小饭馆,往日游人如织时,饭馆生意红火异常。我们在此用餐,品尝着农家菜,爆炒河螺、清炒小河鱼、蒸莴苣笋、炒水笋,在水声、碰杯声、笑声中不觉已散席。于是告别沉沉暮色中的彩虹桥,冲进雨帘,走上了回家的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