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烟雨春色醉婺源(组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长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 22:47:12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烟雨春色醉婺源(组图)


2010-05-17 来源: 海南日报

 
 
文\本刊特约撰稿雷虎图\哲断



  初识婺源是在车友们的骑行贴中,漫山遍野的菜花和飘逸的流水曾让我一次次梦游。终于,我在油菜花开得最灿烂的时节,浸着蒙蒙细雨踏上了开往春天婺源的列车。

  李坑田园美景

  婺源游玩有东、北、西三条路线,有驴友发攻略曰:“看山走东不走西,看水走北不走南”。鉴于假期只有几天,已有半天挥霍在路上,因此我决定PASS掉西线,以保全东、北两线的完整。第一天东线,仁者乐山;第二天一路向北,智者乐水。

  可能古龙的武侠,陆文夫的随笔看多了,潜意识里早把杏花烟雨小桥流水都看成了江南水乡的专利。因此看到同样很江南的李坑时,总觉得它在盗版西塘、同里。其实,李坑有很多别于西塘、同里之外的东西:进村之后首先见到的是扑天盖地的油菜花,油菜花中有一二水牛埋首花丛专心吃草的姿态很是顶人;菜花和山峰间是一条狭窄的水道,轻盈的竹排在其中悠闲游走,据说就是在这些竹排上,拍出了《闪闪的红星》。

  李坑很符合陶潜这样的田园诗人隐居,因为这里把“鸡鸣桑枝巅,桃李荫后檐”的田园风情演绎得丝丝入扣。在后村踩着沿山临水的木质栈道蜿蜒而上,爬累了就在山腰的茶馆中呷杯新采的毛尖,山风送来隐隐丁丁伐木声,是村人在砍伐檀木制作檀木香片。吸一口随风而至的清幽檀木香,想到了那些诗句:坎坎伐檀;伐木丁丁……

  继续往东走,脑中李坑的影像还没褪去,汪口却已出现在眼前。

  一条青石铺就的老街,被春天的细雨浸透,湿漉漉;临河住着百十户人家,每一家都有一个朝河开的阳台;初春水浅,站在阳台上,宽阔的河床一晃无余,清一色的卵石从屋檐下直蔓到流水中,河面上有老翁点着竹伐撒网,动作飘逸;混凝土浇筑的桥面,把村庄和河对面的山林连在一起,桥面上有山民背着锄头从山中走来,手上还捏着几颗野果;桥下有红衣MM临水浣衣,面容看不太真切,从河中的倒影来推断,我觉得她不是神仙JJ便是天仙MM。MM前方有两只乌篷船,篷船前的河道上,一道石坝使上下河面有了两米来高的落差,造就了奔腾呼啸的水流。联想到《风云》中的场景,步惊云一手眼花缭乱的排云掌就是在飞瀑中练就……

  晓起烟雨中

  在巴士上遇见三旅客打扮的美女,言语间提及江湾,于是我主动搭讪。在交谈中得知她们仨也去晓起,于是结伴。

  晓起分为上下晓起两个村落,我先亲密接触的是上晓起。穿过高高的山门后,沿着隐藏在竹林中的青石台阶而下,一个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恬静村庄便掀起了盖头。一条飘带般的溪流阻挡,使我们不能迅速窥其仪容。放慢脚步,缓缓穿过那夹岸桃花中的青石桥,便开始和晓起零距离。突然想到了《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寻得桃花源前,穿过的石洞两头,桃花也开得缤纷。于是对晓起的好感又添了三分。村子中的古宅颇多,但是我却看不出名堂,就静坐在山腰的千年古樟下的石凳上,看迷幻的雾气在层层叠叠的屋檐间穿来拂去。

  迷雾终究幻化成烟雨,上百把各式各样的雨伞一起撑开,上晓起立马由空幽恬静转变为拥挤嘈杂。有一波人流涌向了山谷间的油菜花地间的青石小道上,这路据说是昔日徽商走过的栈道。于是我混在伞之队中走上花丛小道,试图找寻逝去的风铃马蹄声。

  依稀有箫声传来,寻声望去,七八户人家点缀在青山屏风菜花地中。锯齿形筑就的水坝,把溪流分为上塘下潭。上塘四周长满了撑天的樟树,树冠向塘心伸展,把婆娑树影投印在水面。塘面呈半月形,月牙包裹的那片空间里,摆放着七八张桌椅,在《雨打芭蕉》的古筝伴奏下,哪怕不懂茶道,在椅上坐一下也十足潇洒;更别提那塘面上,竹筏自横,躺在竹筏上的躺椅上边哼《沧海一声笑》边呷女儿红……

  江岭油菜花开

  是夜宿上晓起。临睡前几位美女事先打招呼:不许睡懒觉,六点就得起床,不然江岭的菜花都谢了。原来只隔一小时,江岭油菜就花非花了。次日清晨五点半听见敲门声,我立马闻声而起。

  晓起距江岭只有5公里,于是一路步行而去。在江岭,我们终于看到了那漫山遍野的菜花。

  金黄的油菜一道道,青翠的田埂一条条,那双色线条由上到下呈三角形收缩,组合成一件巨大的百褶裙;而山的黄金分割处是一小村落,面容看不太真切,依稀只能看到白墙微露。村落安静隐在云雾中,就如同蒙着一抹轻纱。而村上的山峰是一水儿黛青色,像极了白发魔女练霓裳没被卓一航刺那一剑前那一头乌黑飘柔的秀发……

  为了视野更阔看到更多更具线条美的油菜花,我们随着人流沿着盘山公路而上。但是视线却没有因为高度提升而变远———无处不在的雾气把远山的一切都收入怀中,就如太上老君打开了他的乾坤袋。爱花在我而成美在天,一边望花兴叹收起相机下山,一边盘算着来年再来时,临行前一定得给老君上注香,贿赂他管好他这劳什子妖气,或者少放点让它成为仙气,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也成。

  下山后盘算去庆源,那个传说中宁静而美丽的高山村落。四人叫了两辆摩的上山。摩托在冲上一个大坡后眼前跳出了一个宁静的湖泊。湖被层层的山峰包裹着,就如家传的玉佩隐藏在老祖母的手帕中。湖北面布景颜色最为丰富且最具层次感:临水的一圈是一层裸露的红壤,如年轮一样记录着湖水冬消夏涨;红壤之上站立着一水儿青松,把灰瓦白墙的小山村隐在婆娑树影中;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山村越发显得闲适宁静;山风轻轻吹过,炊烟上下扑腾着渐消渐淡,最终弥散在半包着山村的梯田中。

  四周群山的影像投影在湖面,于是那鲜活的色调得以再一次调和。如果湖四周的风景是工笔写实,那么湖面上的影像则是印象写意。因为有渔翁用长筒点动竹筏,产生的涟漪渐行渐远布满了整个湖面。  在和高山平湖缠绵完后,一路颠簸,摩的终于爬到庆源。这是一个和李坑形似的山村。因为隐在深山,很少有游客到达。因此庆源较李坑少了几分粉黛,溪水更清,山花更灿,更显桃源。

  第二晚宿障山里。一夜卧听风雨后,清晨六点再度上路。包车进山。终于进入了传说中的大樟山卧龙谷。在卧龙谷的瀑布中,我们一泡就是一上午。当再度回到山脚下时,发现有辆南京户外俱乐部的大巴。缘分啊,告别三位美女,星夜回宁。

  在大巴上,边听许巍的《旅行》边酝酿下次行程:就在今年中秋,扛上小轮车,带上好酒,用车轮丈量古徽州的土地,再醉在婺源的秋叶中。

      推荐:长溪村,是婺源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由于地处极其僻远的山村,这是旅游团队不会到的地方,就是到了婺源,在当地人也难问到这个村庄的位置。说她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过份。村里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高大的马头墙,在青山蓝天、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映照之下、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3月怒放着金黄的油菜花。这里的油菜花是另一种意韵,漫步于乡村的石板路,穿过溪河的石拱桥,油菜花盛开于徽式农舍间,返璞归真的神韵尽在其中。那些铺着硕大的青石板的巷道,那些重重叠叠的马头墙,那些山间梯田抽象的线条,那些暮色中骑在牛背上的村童……都让人陡然间心静如水。 漠漠水田,白墙黑瓦,河溪缓缓,云烟雾霭倒影其中,不远处炊烟袅袅升起……

 

 

 (本文来源:海南日报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