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殷海琼
古村落婺源长溪村。
以古村落的保护和现代化生活之间的矛盾为课题,我走访了婺源县的十八个乡镇和部分村落。婺源村落以传统的徽派民居建筑著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境内拥有明代建筑24幢、清代建筑450幢、近代建筑120幢。这笔制作精美的建筑遗产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有较高的考古以及审美价值,并逐渐成为旅游观光者注目的焦点。这些经历千百年的村落就像一件件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是一个时期文化的具像,虽然不能用来作祭奠,也不需用它来煮饭饮酒,但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自然应该进入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堂。对它价值的确认不是其原型上进行改造后的结果,而是原滋原味的存在,如果要对原物进行改造,就会变的一钱不值。在这次调查中的欣喜与感悟,忧虑和思考就正是源于这一点。
婺源是由有着十分厚重的文化积累的文化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所构成的特定聚落,显然其新农村规划的思考有其特殊的涵义和局限性。首先,它的城乡形态和至今还能保存的建筑文化是后人无法更新的,否则就保留它的核心价值,将有可能严重影响当地的旅游经济。我们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尽可能保持婺源的原生态的净土、净水与新鲜空气。从当前旅游经济角度来看,婺源的青山、绿水、粉墙、黛瓦这些画屏中的山水人家正是专家学者及游客的审美对象。然而,在这些表象背后真正的核心内容是那延续数百年的自然经济与耕读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民众的集体承传行为所铸造而成的婺源聚落形态。因此,建设与规划婺源新农村的主要出发点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思路与方法,而是要从本质入手来探讨一条特殊途径。可以说,单纯的保护不是上策。只有再深入地将这些聚落作为文化对象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理出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因链”,也就是说,要找出婺源文化有价值的承传因子,才能找到出路。一旦这些因子活跃于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以及领导者的的思维活动中,我们才有可能找到自己工作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我们成功,无愧于前人的保证。
我们对于名村名镇的本质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绝大多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乡、名镇都是“耕读文化”与农业自然经济的产物。其中,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情节,即所谓的中世纪情节。很难设想,这些自然经济村落中的人,一旦懂得了市场经济规律、变得相对地富裕起来,他们是否能按照别人规定方式去生活。由于文化上的变异,片面理解现代化生活方式并不是城里人的专利,所以新型农村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婺源这种地方。以汽车、空调、抽水马桶为例,所谓扩大内需,销售目标指的不正是这些想用而没来得及用到的农村人口么?设想一下:在一个百来户的自然村里,即使是真能做到某种形式上的保护,但在不久的将来,增加一百辆私家车、二百个空调机及与抽水马桶配套的上下水,再加上一家一户的燃气灶、洗衣机之类,那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可怕的图画已成为了现实。而在那些经济相对落后一点的地方,村落形态的图画已开始难看了。在许多村子里,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去了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务工,加入了信息社会的行列。留下来的只是老人、小孩、妇女这些弱势群体,实在难以支撑家中以及村落的核心事务。一旦主要劳动力带着钱从发达地区归来,他们能说什么、想干什么并拥有多少发言权是可想而知的。用个时髦的说法,他们才是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人。除了姓氏不改,他们最大的变化在于生活习性的城市化,而生活习性的变化绝对是要影响居住形态的。自然,这将必然会进而影响到我们对于村落、城镇的形态控制。目前,婺源的古村落之所以能够保留一些原生态,一方面是由于老百姓带着对祖先的崇敬,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是没有经济能力去“更新”家园,从事建设性破坏。
这里,有四个话题值得讨论:
一是山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以皖南为例,许多村落的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山水资源条件,其中水是根本。水源的利用方式以及给排水方式的优劣是衡量江南村落的兴衰的重要标志。村落的衰败往往是从水资源的破坏性使用和污染开始的。其次,是山体、农田与植被资源。不适当伐木是个与能源、建材相关的老问题。人多了又要占农田盖房,或者改造地形挤出土地。这种事情,恐怕天天都在发生。一旦山水资源保不住,水土流失就来了,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古村落的存在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是要关注文化的变异。封建文化的耕与读、农与商,变成了今天的耕与工、农与市场经济。前后变化是带有根本性的,有它的不可逆转性。人的信念是根本,信念的变迁直接影响生活形态与建筑形态。这种变异对于现有的村落影响已经浮现出来。媒体上所反映的某些省、市大面积农村污染的事实,以及这次调查活动中的发现佐证了这些忧虑的现实性。然而,仅有忧虑也只能是悲观的,那么出路何在,解脱何来呢?感性上讲,谁又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村落的迅速消亡呢?如果在这个世上没有永恒,我们是否能理性地承受这种消亡而得到解脱呢?如果我们当下还没有这种承受能力,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并解决眼下的现实问题呢?
三是关于出路的思考。古村落的根本是资源问题,而清理并保护现有的资源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水资源。对古村落的水资源进行勘测,从源头做起,重新做好水资源与村落上、下水和村落消防规划。然后立法,将立法与生灵存亡联系起来,对古村落来讲,新农村不是盲目地建出来的,而是适度调理出来的。首先要将保护问题纳入有关地区的整体规划,成为地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离开现实经济生活的理想与真理都是虚幻的。一旦古村落转化成了旅游产品,就自然有人珍视了。但是,这种产品不是许多人眼里的带着“脏、乱、差”的原始村落毛胚,而是经过悉心打点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活文物。引申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仅仅是建几间新房子,而是应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用新的理念做新的经济规划,用物质规划来拉动现实的经济生活。就婺源而言,保护原始村落的问题就不会太棘手了。 四是解决问题的建议。 婺源新农村建设贵在“新”,首先是要“新”在保护及建设思路上。
1、古建、古村落方面。加大对村落规划的重视程度,建议由文物、城建、旅游等单位专门组成一支专业队伍,对全县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古墓、古桥、古塔及其它名胜古迹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列出保护名单。再按其存在的价值分等级进行立法保护,并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使其产生旅游经济效益。对一时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的古村落,建议有关部门在一段时间内与乡、镇、村及当事人签定责任状,并给予适当的补贴,以维持现状,把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落在实处。
2、新农村建设方面。加强对新农村的合理规划,婺源新农村建设的设计者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婺源当地文化及民俗民情,充分挖掘古村落中的精、气、神,尽量保持本土的建筑符号,有效地设计出宜居、功能多样性、与古村落风格不相冲突、和大自然相谐调的真正“新”农村。
婺源新农村建设贵在“新”,其次是要“新”在理念上。
在中国已经有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不乏有爱心、有文化素养的人,愿意投资公益事业,我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请这些有智之士来选择,用两到三年时间孵化出一、二个生态好、乡风好、村落形态好、规模小的古村落。每年给村民适当的利益,并制定相关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例如要求村民做好自家门前屋后的卫生工作,不随意更改房屋外部结构,做好村落水资源保护、植被资源培育及形态规划等等。还可根据村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成立村民股份旅游公司,让村民持有资源股,年底分红。让村民感到保护古村落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真正认真、自觉地保护好当地旅游资源古村落。
婺源新农村建设贵在“新”,最后关键是要“新”在教育上。
婺源千百年来的古村落之所以能完整地保护下来,是婺源人们自发的保护行为,是婆传媳教的保护模式,是在血液里流淌的保护意识,是因为对祖宗的崇敬而遗留下来的产物。建议在当地中小学教材里专门编制保护本地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相关教材,一切“从娃娃抓起”,使其从小接种保护古村落意识的“疫苗”,养成良好习惯。当承传优良文化基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现代技术手段将会使什么事都有发生的可能,破坏古村落因素将降到最低程度,而弘扬原生态聚落文化的步子会迈得更大,形势更为乐观。
来源:人民网 2007-7-5(责任编辑:黄维)
购买绿茶小贴士:长溪村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一个躲藏在深山中最僻远的山村。高山出好茶!村庄周边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常年不断。出产之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 长溪村主打品牌是“长溪仙芝”,原茶产于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区,高山上茶树与山中遍地而生的野生九节兰花共生共济,因此,长溪仙芝绿茶品质超鲜,散发着一种完全自然天生的兰花幽香。茶树从不施用化肥农药,制茶时用茶树上的幼芽叶为原料,并经纯手工多道工艺精制而成(一个茶农加工一斤干茶要用7万多个鲜嫩芽头花7个小时之多),产品外形毫多色翠,条形秀丽,香味沁人肺腑,茶叶遇水即沉,汤水清澈,是婺源绿茶中之珍品。长溪村茶农戴向阳在网上卖茶己有六年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过这个茶农在网上卖茶和推介家乡旅游的事迹,去年获中央文明办“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在全国各地茶友中有良好的口碑。在谷歌和百度网站上搜索“婺源绿茶”或“戴向阳”就可以找到相关报道和联系信息13755377598 QQ:1219353385 69910359。
文章来源:http://www.wycxc.com/
延伸阅读:
中国青年报:"网虫"村官戴向阳
http://www.wycxc.com/rj/ry/201006/988.html
“中国好人榜”揭晓 戴向阳入选
http://www.wycxc.com/lc/mt/201006/928.html
长溪,很多人都说起过她的隽秀,说起过她的安静、乖巧。感觉家就该像是那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一样,不争,兼顾,恬静。带着你的她(他)到这个象征着家庭与爱情的地方。一起去感知属于我们的恬美;别担心,她会爱上山村的这种宁静,或是感觉大山中缓慢和水墨田园的单调。长溪,可以当作心灵的驿站。坚固厚重的石桥,潺潺溪水绕过整个村落,善良质朴的村民,锈迹斑斑、苔藓密布的砖墙,呵呵,简直这种历史沧桑的江南水乡就是为你而建的一样。婺源旅游咨询:13755377598 QQ:1219353385 69910359 MSN:dxy1000@hotmail.com 长溪村村长 戴向阳 婺源旅游资讯网:http://www.wycx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