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政策让“徽记”闪亮发光
近日,记者走进与安徽交界的大畈村,这里有一条全国闻名的“砚街”,街道两旁,有持刀刻砚的,有磨光配盒的,有开店卖砚的,更有络绎不绝的赏砚、买砚者。村民介绍,全村2300人,80%从事砚台及镇纸、砚盒、砚盒油漆包装等生产,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砚池”里流淌的是“金子”。今年前6个月,该县已加工砚台盒25万个,木质镇纸16万副,笔、墨、纸等配套产品达1万套,产值超过6000万元。
在县城,婺源砚文化产业园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文化园主人江亮根对记者说,受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驱动,有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他有信心投资5000万元,打造这个占地1.5万平方米,集朱熹文化、砚墨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从零星的几家砚台厂起步,婺源的歙砚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砚文化以外,茶文化、雕刻文化、傩文化等“徽记”产业也在茁壮成长。这些年,婺源扶持徽文化产业的力度空前,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制定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和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管理暂行办法等,为全县古村落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制定了相关的文物保护发展规划;成立了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17个“古村落保护协会”等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化保护管理体制。今年,该县还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在全国率先编制和撰写了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婺源实验区的纲要、规划、项目等6个规范性文件,得到了文化部的充分肯定。
传承人推动徽文化活态传承
木雕是婺源“三雕”之一,从老式民宅的木雕上,可以看到房子的年代、屋主的身份地位等。到了近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县一些公共休闲场馆或修复的古文化景点,都“复活”了木雕工艺。“木雕与婺源旅游开发结合得很紧,公司业务量一直快速增长。”婺源县华龙木雕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有桂介绍。
俞有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因为有市场,前来拜师的、请他做木雕的很多。俞有桂先后培养木雕艺人200多人。他还受邀到上海世博会现场表演雕刻工艺。
为了给非遗注入新鲜血液,婺源县推进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像俞有桂这样的文化传承人已有近百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10名。
以“小区﹢基地﹢传承人”的模式,在全国首创文化生态保护小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设立了江湾村豆腐架、汪口村“三雕”、大畈村砚刻、长径村傩舞、甲路村抬阁和县徽剧团徽剧等6个保护小区。在此基础上,还命名了长径村、华龙木雕厂和有鸿徽雕、朱子艺苑、婺源茶校和县徽剧团等6家单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一模式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联姻”旅游做大徽文化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婺源县及时提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口号,并于2007年成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给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
为了丰富旅游内涵,将徽剧、傩舞、灯彩、茶道、“三雕”等艺术奉献给游客,该县引进总投资约4亿元的旅游商贸文化项目。徽文化还带动了写生和影视的发展,共吸引全国200多所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创作,同时在婺源拍摄影视剧达300多部,共为全县老百姓带来3000多万元的收入。
为了扶持旅游商品开发,婺源县从旅游发展基金中安排10%作为旅游商品发展基金,培育徽州“三雕”、歙砚制作、工艺伞生产三大文化产业基地,开发傩面、木雕、根雕、砚雕、纸伞等旅游商品100多种,年销售收入近亿元。
据了解,婺源县推出的徽文化旅游线路和徽文化专项旅游产品占全县旅游线路总量和旅游产品总量的90%以上,依托“徽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占95%以上,形成了以文化体验为主导产品的古徽州乡村旅游圈,叫响了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节庆品牌。今年前6个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99.4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1亿元,景区农民人均增收620元,全县规模宾馆发展到190家,农家乐20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