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视为婺源灵魂
婺源素有“书乡”美誉。这里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婺源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
据悉,全县有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理坑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日前,婺源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30多家网络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古镇古村。”
婺源县十分重视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挖掘和承扬。该县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负责对该县文化进行整理,下设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9个分会,启动了“婺源千村”的文化调查与素材整理工作。成立徽剧团,编排节目,徽剧、傩舞、抬阁等一系列民间艺术纷纷亮相,为农民呈上一份份精神食粮。今年7月在南昌举办的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中,婺源傩舞吸引众人,夺得两项金奖。
对于文物,该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保护管理体制,对全县古村落进行全面普查建档,并制订出相关保护规划。从去年开始,由主要领导挂帅,从博物馆、文化馆等有关单位抽调调查人员,组成精干的普查组,深入200多个自然村走家串户,对分散的古建筑和流散在民间的字画珍宝等进行细致的摸底登记,并对已公布的4处省文物保护单位和3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复查,新发现古建筑等文化古迹500多处。
发展旅游反哺乡村文化
婺源县委书记陈德寿所言:婺源没有名山名水,但她有名村,我们做旅游就要在最美乡村上做文章,尤其是要扛起乡村文化这面大旗。
多彩的乡村文化成为婺源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针对思溪、理坑等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村落,积极开发古村落旅游项目,通过旅游“反哺”古建筑得到更好保护。
婺源三清旅游有限公司对列入景点的民居每年交付资源使用费,同时实行专人景区巡视制,对发现需要维修的古民居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及时修缮。
汪口俞氏宗祠因木雕绝伦,气势宏伟,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誉。可是过去宗祠大部分被私人占用,堆放各类物什,容易遭受破坏。2001年,汪口村把宗祠作为支撑点,投资发展旅游,当年就实现门票收入10多万元。既保护了文物,又带来了实惠,村民喜笑颜开。
近年来,该县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后起之秀。旅游人次由2000年的12万飙升到去年的189万,旅游产值也大大增加。今年1—9月,全县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38%。
发展旅游不能让民间艺术简单化、庸俗化。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三种茶道,在旅游发展中被搬上了市场,每天固定单一的表演使人乏味。该县及时引导、组织人员在此基础上新开发出竹筒茶、丫玉茶、禅茶等茶道,进一步繁荣民间艺术。
该县还出现一些经营旅游与文化的“两栖人”。
婺源民间民俗博物馆主人程永红把经商挣得的数百万元全部投资到民间文物收藏上,如今,馆内有玉器、竹编、字画、刺绣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有“江西民间第一馆”之誉。
一个私业主方根民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江西最大的茶文化中心。高耸的马头墙,飞翘的檐角,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聚集了婺源官式徽派的特点,室内茶宴、茶艺、茶歌、茶舞等系列茶文化让游客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