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婺源县如何调处危机保护生态
2009-08-05 大江网-江西日报
千年古樟已被围堰保护。
当一个亲水村庄遭水威胁,村边9棵古樟树面临水吞噬时,村民岂肯坐而视之。这个村,就是距婺源县著名风景区晓起近3公里的上坦村。 数百年来,村边的河水一直平复、温和。现在让河水有可能成为“猛兽”、可能伤及村人和古樟群的,是下游200多米处的晓起水电站。电站蓄水发电,水位跟着忽升忽降,村民的心也一度随水位上下而忐忑不安。 但是,两年后的今天,村民与干部,企业与政府,在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找到了平衡点。8月初,记者来到上坦村,发现村民的情绪已逐渐平稳,电站生产正常。而争议的焦点——上坦村两岸9棵古樟,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电站蓄水逼近古樟群生命线
在晓起与上坦村之间的河面上,立着两幢徽式建筑,一幢在河岸边,这就是晓起电站机房,另一幢在公路边,是电站办公楼。7月26日上午,负责晓起电站日常生产的曹炎生对记者说,现在电站生产趋于正常。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几年来,由于与村民存在争议,电站耗费了不少精力、财力。“电站正常生产只有半年时间。”他说。 为什么推迟投产呢?因为电站大坝开始蓄水时,遭到了上坦村民的一致反对。 据了解,晓起电站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33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127.5米,正常尾水位121.8米。当电站正常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时,村民的心便一直吊在那里。村子依水而居,祖祖辈辈和河水和谐共存,现在将水位硬生生提高了五六米,村民怕了。更主要的是,村周围9棵樟树面临着被长期浸泡的危险。 林业部门是这样描述的:在电站上游北岸靠近上坦村民小组有3棵古樟,据当地村民介绍树龄有上千年,最大的一棵直径达3米,距河岸1.2米,比127.5米的正常蓄水位线高2.1米,另两棵古樟分别距河岸17米和16米。附近还有一棵樟树距河岸3米,比水面高2.5米。在古樟对面的南岸有5棵樟树,它们分别比水面高2.5米、2.5米、2米、1米,一棵浸在水里。
政府积极应对群众正当诉求
上坦村民自发选出村民代表,向电站、晓起村委会、江湾镇和婺源县委、县政府投诉。村民的忧虑集中在两点,一是古樟群的安全,二是村民的安全。电站方也摆出理由:这个项目由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建设公司负责工程设计,上饶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认证,并且通过了上饶市水利局审批,手续齐全,是2005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来的。政府没有理由不让电站生产。 怎样处理好企业与群众的关系,摆在了政府面前。婺源县委主要领导在群众反映的材料上两度批示,要求江湾镇党委、政府,水利部门认真调查,妥善处理。江湾镇、县水利局派出工作组,10多次到村里做协调沟通工作,澄清镇村干部入股电站的传闻,稳定群众情绪,同时尽量满足村民的正当要求。 在涉及古樟群安全保护的问题上,工作组请县林业部门前来会诊。为慎重起见,去年初,工作组接受村民请求,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南昌分中心取得了联系。这个中心的专业人士对古樟群实地进行勘察,现场走访。他们认为,从现场勘查的情况看,那些浸泡在水中的樟树,如不采取保护措施进行保护,树木将会死亡。离水太近的樟树由于水位上涨,改变了树木的生长环境,其生长会受一定的影响,因此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树木进行保护。专业人士的意见,多少宽了干部和群众的心。
坝址上移百米古樟围堰处理
婺源县政协副主席、江湾镇党委书记汪学群告诉记者,他刚到江湾镇任职时,晓起电站大坝准备开工建设,当他看到大坝原址上游百米的河岸边有五六棵大樟树时,立即要求电站方停止建设。后经水利和林业部门共同勘察,促使电站将大坝向上移了近百米,保护了现在位于大坝之下的这些樟树。 保护古樟,也是晓起电站经营者的意愿。曹炎生虽然对电站设计之初是否充分考虑过生态保护和古樟群安全的问题没有发表意见,但他说,保护生态是企业的责任。电站按照林业专家的意见和政府的协商解决办法,先期支付了8.3万元给晓起村委会,用于建古樟围堰,并在村边道路上安装护栏、路灯。现在,临河一棵最大的樟树距树干3米处,已经建起了围堰。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士称,这样有利于树木根系的呼吸。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南昌分中心一名姓揭的工程师告诉记者,由农民提出对植物安全进行技术鉴定,这在他们中心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充分说明了婺源群众自发保护生态的意识非常强。但他也表示,他们也仅仅是对古樟群现场进行勘察和分析,并没有对古樟群的生长进行动态监测。所以该中心提出,政府和群众都应及时监督水情,适时调节水位,避免树木根系长期浸泡水中,同时,电站蓄水应按现设计为准,不再抬高水位。 晓起电站虽然小,但对婺源小水电建设也起到了警示作用。婺源县水利局局长汪文光对记者说:“婺源小水电比较饱和。从建设最美乡村、维护好生态和建设和谐社会出发,今后,婺源县必须对小水利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对国计民生拉动作用不大的小水电,一般不予审批。所以从2007年以后,县里再也没有上过小水电项目。” 本报记者江仲俞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