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篁岭古村:化蛹为蝶绘新景
作者:王培贵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26 16:02:59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篁岭古村:化蛹为蝶绘新景
 
 
   2011-02-24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篁岭,是婺源一处山寨式古村落,因“晒秋”而闻名遐迩,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每年秋收季节,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黛色屋顶,层层叠叠,甚是壮观。然而,这里却是一个地质灾害点。如何让这里的居民远离自然灾害,又不至于使“晒秋”景观消失?于是,一个新的全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典范“篁岭模式”应运而生—— 
 


  篁岭“晒秋”

  篁岭,离婺源县江湾镇9公里左右,全村姓曹,祖上从安徽歙县篁墩迁徙而来,村庄至少已有500年历史。据《婺源县志》记载:徽州雄村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大学士、太子太师曹振鳙父子,其故乡就在篁岭。

  如今,篁岭村有近150户人家,他们的房屋全部建在一个陡坡上。房屋的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大门后是厅堂;户户二楼开后门、架天桥即可达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副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坡地建村、无平坦处晒农作物的矛盾。村民们还使用竹晒簟,用它晒晾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黛色屋顶之间层层叠叠,甚是壮观,被外界形象地称作“云梯人家”。

  这里虽处偏远,却声蜚海内外。在网络上,“篁岭”是一个热词。在百度词条中,对“篁岭”是这样表述的:“篁岭村位于婺源江湾镇的大山深处,是一个依山势而建、风景独特的古村落。家家户户用一排排竹竿,上置一个个圆蒲,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淳朴、美丽、宁静,让人流连忘返。篁岭是婺源一处独特的摄影旅游目的地,整个村落因山就势倚居山腰之间,四周苍翠的古树环抱。村前的大山上大半部是森林,森林连着梯田,山谷里溪水轻流,鸟鸣山静,仿佛世外之地。”每年秋天,都有许多人背负行囊,来到这里写生、摄影,感受篁岭这份特殊的美。

  篁岭之“痛”

  但是,篁岭在奉献一份特殊美景的背后,也有自己的隐痛。这里交通条件很差,农民的生活生产资料大部分都在山下,进出很不方便;篁岭干旱缺水,绝大部分农田、土地都经常受到干旱侵害。同时,篁岭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一直是上饶市重要地质灾害监测点。1993年6月,篁岭两名村民因突发性山体滑坡被掩埋身亡;2010年7月,连续降雨致使篁岭无人居住的房屋腐烂倒塌,巷道排水不畅又导致当地一天之内连发3处地质灾害。

  为了消除地质灾害对村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早在1978年,县、乡党委、政府就鼓励部分村民搬迁下山;2002年,婺源县委、政府及江湾镇党委、政府再次动员全村集体搬迁。然而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搬迁工作未能完成,山上仍有70多户村民居住。

  一边是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年久失修、腐烂倒塌,一边是居住的群众人心思走,篁岭独特的景观资源正在逐年消失。“一旦人去楼空,这死寂一般的村落又会有多少人去观赏?去关注?赣南和福建的一些客家围屋不就因为搬空了而毫无生气吗?!”网友杨虞骐对簧岭的命运表示担忧。

  2008年11月,中国第二届县域旅游经济论坛在婺源举行。由于受当年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的影响,在关注游客增多给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带来压力问题的同时,古老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成为论坛上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尽管当时这个话题的提出并没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但是,作为古村落资源相对富集的婺源县,在“篁岭危机”已经出现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回避这样的拷问。

  篁岭的明天会怎样?篁岭的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严峻的现实在考验着当地决策者的智慧。

  “篁岭模式”

  2009年,这一问题的解决终于迎来了曙光。

  当年11月,江湾镇人民政府与婺源县规划勘测设计院共同编制了《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篁岭村整体搬迁安置规划》,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斥资800万元对篁岭村进行整体搬迁,在交通便利的江湾——晓鳙乡村公路旁建设3层新徽派风格建筑,新建安置房69户,搬迁人口320人,总建筑面积15047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另外还新建9套单身公寓。此外,县、镇、村通过申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民政搬迁扶持、国土的地质灾害整治、教育部门危房改造等途径解决新村小学等公共设施搬迁重建问题,以达到全村彻底搬迁安置的目的。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地质隐患对村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而且将大大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2010年1月14日,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邀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婺源篁岭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根据搬迁安置规划,村民搬出后,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村庄进行全面产权收购,以此为基础投资人民币1亿元,建设篁岭民俗文化村。

  村民搬下山后,如何保护好并延续“晒秋”独特的景观资源?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民俗文化村建成后,将返聘当地有手艺、有专长的村民入住在原来的村落中,以生活方式参与经营,活态传承“晒秋”景观,保持村庄原貌,最终实现村民与开发商的共赢。自此,一个长期困扰婺源篁岭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一个古村资源有效利用的“篁岭模式”应运而生。

  从去年4月开始,篁岭民俗文化村动工,篁岭村的搬迁、村民的安置和新村的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新村点的基础设施和所有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按照规划,今年1月~12月,为项目打造和完善配套设施时期;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项目延伸、扩充内涵时期。随着村民的逐步退出,篁岭原址的改造升级工作也在同步开展。到2012年底,篁岭将最终建成婺源乡村休闲度假和体验民俗文化的最佳生态景观村落。

  后记篁岭,不会远去

  2010年5月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在婺源召开,“篁岭模式”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许多代表这样评价:“篁岭模式”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村庄进行全面产权收购,从而保持了篁岭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彻底实现了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的规划和保护。篁岭民俗文化村不以门票获利,他们对村落进行内涵挖掘、文化灌注,从而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质,这种深度旅游发展项目的做法拓宽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路子。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思路,既是地质灾害点搬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完美结合,又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实现了古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科学发展观在篁岭景区的真实体现。

  客观地说,“篁岭模式”现在还处在实施阶段,给予过高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群众即将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他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随着这里民俗文化村的建成,部分村民也将陆续以居家生活方式入住,篁岭的“晒秋”肯定还在,篁岭的民俗文化不会流失,篁岭也不会远去。

  王培贵 本报记者曹小武 文/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