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婺源:因文化而生动(组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5 17:56:56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婺源:因文化而生动(组图)

2011-03-05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游人如织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游人如织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徽剧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徽剧

婺源抬阁

因文化而生动(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组图)
婺源抬阁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一句流传甚广的民谣,折射出婺源文化的根深蒂固和无所不在。

  婺源文风鼎盛,人才荟萃,自古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婺源有共552人考取进士,历朝仕宦2665人。在历代文人留下的 3100多部著作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这里不仅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现代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还走出了江永、何震、齐彦槐等一大批名播天下的学者专家。

  一代又一代,儒雅好文的气质在碧水青山中不断积淀延续,使婺源成为了一块文化福地。行走婺源,醇厚的文气在街巷间弥散,如一幅文化长卷在缓缓舒展。行走婺源,就像走进了久违的历史风尘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处年久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棵苍翠的名木古树,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

  婺源民间民俗文化极为丰富,这里既有全国仅存的徽剧团,也有被称为“中国舞蹈活化石”的婺源傩舞;既有民间壮观的板龙灯,也有多姿多彩的地戏抬阁。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日常生活中的仪礼习俗,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张扬着文化的魅力。

  为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婺源专门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乡村文化保护管理体制,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登记、建档。政府成立了文化研究所,民间则成立了文化研究会,开展课题研究,精心抢救和全面搜集、整理以徽剧、傩舞、茶道、抬阁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戏剧、音乐、舞蹈资源,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完好地传承,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音像及文字资料。全县拥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其中理坑和汪口还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彩虹桥、俞氏宗祠、理坑古民居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四项绝技”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建设国家级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出台系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婺源建成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争创国家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编撰总体建设规划等6个规范性文件,首批设立长径村傩舞等6个“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4人,省级10人。

  婺源因文化而生动。一脉相承的“徽文化”气息,让每一位抵达这里的客人叹为观止!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这样评价:“婺源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氛围,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婺源率先在全国扛起了乡村文化大旗”。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婺源旅游网 www.wycxc.co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