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走进“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2 8:32:55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走进“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

——中央新农村实践团新农村调研第三篇章

 

   5月6日,结束在高安的新农村调研,我们团队一行坐车前往此次暑期实践的最后一站——“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婺源,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朱熹故里——紫阳县城

   6日下午,经过五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目的地——婺源紫阳县城。吃过晚饭,吹着晚风,穿过星江河上长长的廊桥,就是文化广场。场内人头攒动,或是聊天,或是唱歌,或是散步,夹杂着孩子们的嬉戏声,热闹非凡,而后的一场阵雨更是带来了丝丝凉意,惬意非常。夏季是当地旅游的淡季,外地游客并不多,而当地民风淳朴,大多热情好客,而这都恰是提供了我们与婺源百姓零距离沟通交流的机会。

   通过采访了解,我们得知,虽然紫阳镇作为县府所在,是当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在交通、食宿、商业等旅游服务上也都领先于其他的乡镇农村,但由于缺乏特色的自然景观、没有统一的城镇功能区划、旅游配套服务单一等,更多游客选择直接去往农村吃住游玩,这造成紫阳镇有服务无市场,当地居民很难在乡村旅游市场中获益,有些收入反不如农村景区的农民。也正因为如此,一各奇怪的数据出现,48%,作为县府所在地紫阳镇的外出务工人员所占全镇人口比例在全县排名反而是最高的。

   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还是感受乡村文化、调研新农村建设,当晚我们研究好最佳线路,开始我们完整的“婺源乡村实践调研之旅”,感受不一样的新农村生活。

 

“小桥、流水、人家”—— 李坑

   7号一早,整理好行李,向此行的第一站——李坑出发。李坑,素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文昌阁、李知诚故居、大夫第、焦泉等等都带给我们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因婺源曾隶属安徽管辖,因此李坑甚至是整个婺源多数以徽派建筑为主:门槛,天井,徽雕等等。行走在村中的青石板上,随处可见观赏的游人、写生的学生、抑或是摄影的艺术家,而当地人似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反倒是对我们的新农村调研感到了小小的吃惊。

    李坑作为离县城最近的景点,因其完整的古村风貌、完善的服务设施,往往成为旅游散客的理想下榻地,因此当地的居民的大多有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如餐馆、客栈、礼品店等,收入大多可观。但农业仍是大多农民的主业,一季早稻一季油菜,不仅增加农业收入,也为李坑的乡村旅游作出贡献。李坑素有“状元故里”的美誉,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减免义务教育学费,一定程度减轻了负担,但高昂的大学学费仍困扰着当地的许多农民,子女教育支出仍占有较大比例。但最近几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提高,婺源政府在教育方面给予了较大的补助,旅游不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让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

    入夜后一场雷雨打破了这个村庄的平静,但是村里的人还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生活着,而我们休整一晚,明天将继续前行……

 

千年古商埠——汪口

    8号早上,在李坑叮咚的水声中,我们整装待发,前往汪口。进入汪口,游人并没李坑多,民房建筑与李坑的也大同小异。尽管汪口是一个千年古商埠,却比李坑少了许多商业气息,并没有许多喧闹的叫卖声。行走在狭长的小巷中,两边亦或是民居,亦或是幼时所见的小卖部,村民们或是坐在家中聊天,或是在躺椅上休息,听听那鸟声,品品那香茶,处处透露出恬淡的乡村气息,汪口的农家生活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安详生活了吧。村尾的俞氏宗祠是汪口的瑰宝,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婺源三雕的集成之作,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无时不在向我们述说汪口曾经的辉煌。

     汪口村调研最大的收获不是来自对村民的访谈,而是用我们的双眼捕捉到的。这里的山比其他村落更青,这里的水比其他村落更绿。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总少不了对乡村原生态环境的改造破坏,如何处理好旅游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的旅游开发者。而在汪口村,似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没有太多的人工设施,一切照旧,真正做到原生态、纯天然,俞氏祠堂对岸的向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浙江现在许多乡村也在积极建设“农家乐”旅游,在旅游开发同时需向婺源的许多农村在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加以借鉴与学习。

画里乡村——晓起

    离开汪口之后,我们来到了水墨画般的晓起村。晓起分为下晓起和上晓起。下晓起具有比较浓的商业气息,一路上大多数都是当地特产的店面或是小摊,每当游客走过,总能听到一阵叫卖声,许多古玩店的标语也让人回味。沿着一条500米的田间小路往西就到上晓起,迎面荷花别样红。上晓起也有许多官商的大宅故居,但是并没有像李坑那样变成商贩的“地盘”,仍旧有村人居住,多数为他们的后人。更有村人告诉我们,其实江泽民的真正故居不在江湾,而是在上晓起,具体事实我们也无从考证。上晓起还有一处茶馆,由老茶厂改建而来,进入其中,看到了许多制茶的新老工具,也了解了些许制茶的工艺。点一杯茶,茶香四溢,“茶乡”品茶,其乐无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