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我与砚台最有缘
2011年08月02日 深圳商报
“清代瑞兽海水纹绿端”(配红木天地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国粹,现在市场上多以文房用品或文房清供称之,因为由文房四宝延伸出来的笔筒、笔架、笔洗、墨盒、镇纸、臂搁等等,同样越来越出风头:一件御窑笔洗或名家雕刻的紫檀、黄花梨甚至竹质笔筒,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而乾隆用过的一方砚台,去年拍出了数百万元天价。
我玩文房用品入道较早,这缘于在江西日报时一次“打擦边球”式的组稿活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向报社提议,能否组一版“朦胧诗”的稿件,在我编辑的“井冈山”文艺副刊上推出。这个提议被领导接纳了,于是我赶去厦门鼓浪屿,向舒婷当面约稿。没多费周折,舒婷答应由她出面约请北岛、顾城、江河等几位有代表性的“朦胧诗”诗人,各提供一篇诗作。
稿子很快寄来了,预定次日见报,一切似乎十分顺利。不料当晚值班的领导把我叫过去,他指着板样上顾城的那首诗问:“这说的什么意思?我不懂,请你这位文艺编辑指教。”我心想,要能直白说出含义,那还叫啥“朦胧诗”呢?无奈,只得撤稿。
我把未见报的大样和原稿一起寄给了舒婷,并转达文艺处领导要给她们几位诗作者一些补偿的意见。那么补偿人家什么呢?还是领导高明,马上想到了江西特产婺源的龙尾砚。
龙尾砚其实就是徽州的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中歙砚使用的石料,主要产于婺源山区。我坐了十多个小时大客车,赶去婺源置办此事。记得当时每方砚都化了数十元,分别托便人送抵诸诗人家中。
事情摆平了,我也因此与砚台结了缘。
中国砚台品种繁多,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则为藏家最爱。其中的端、歙、洮是石材砚,而澄泥砚则由一种极细极细的河泥经多道工序入窑烧制而成。虽然诸多名砚各有千秋,但端砚赫然列在群砚之首,属藏界共识。据了解,产自老坑的高品质端砚,在清代中期价格便已贵过黄金 。
当今古玩界把砚台视作文房用品中的重器并日益看重,理由很多,其中一个主要说法就是砚台避过了民国初期的造假大潮。
国人使用和珍爱砚台兴于宋代而盛于清代。在清中期,凡文人墨客多以拥有一方或数方名砚而洋洋自得。但到了晚清和民国初期,由于钢笔、圆珠笔等先进西方书写工具的大量输入,使用不便、携带不便的文房四宝地位便一落千丈,尤其砚台,更是拱手让出了其尊贵的位置,一蹶不振之态延续了数十年之久。
既然不被看好,也就失去了高仿的理由。所以,民国初期仿古画、仿老瓷、仿汉玉、仿青铜器成风,就是很少听到成批仿制老砚台的。这就为古玩砚台的升值提供了一个颇具想像力的空间。
因为上手较早,多年来,我陆陆续续“吃”进不少古玩级别的好砚。其中一方“清代瑞兽海水纹绿端(配红木天地盖)”的得来最有故事性。那次我途经某县城,偶听司机说起城内新建了古玩街,便吩咐绕过去一下。走进一家刚打开店门的铺头,满眼又是各式贼光闪亮的假瓷器。我因想找一块老红木修补一件插屏的残次,便向店主打听有没有这类货。店主从柜台底下抽出一块脏兮兮的板子,问我合不合适。我让他取过抹布擦去两面的污垢,一看居然是块正宗的老红木砚台天盖。我马上说这应该是一套的东西,剩下的何在?店主又钻到柜台下折腾了半天,居然翻出一方有地盖托着的大砚台。砚台正面又脏又黑布满尘埃,甚至看不清雕工,但浑厚硕大,足有5公斤重。费力翻过来,见铭有“砚田长留子孙耕”,落款辛乙秋月“石父”(篆章)。一试,先前的那块红木正是这方砚台的天盖。我抑住心头的狂喜,故意将其放在一边,又在店中找到一件晚清的铜墨盒,与之反复讨价还价尽量转移店主的注意力。最后,两件东西以1400元成交,双方皆大欢喜。
回到深圳,我将砚台正面的积垢洗去,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件雕工精美的绿端!绿端在宋代就十分珍罕,至清代更极少散落在民间。据称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是位砚台收藏大家,他偶得一方绿端,即大书特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方绿端翌年在天津文物公司上拍,起拍价5万元,但未能成交。好在当时没有卖出去,现在这块端砚可远远不止5万元了。
我的“玩”法和看法
因做记者日久,我形成了一种杂家的学问方式,即什么行业都涉足一点,什么知识都懂一点,以便保持对新闻的敏感度。我玩收藏,也是这种风格,见到什么好东西,就在能力所限范围收下来。所以我的藏品很杂,从瓷器到古籍碑拓,从文房到木雕牙刻,从字画到古玉翡翠,从紫砂到寿山石巴林石等等,兼收并蓄,多而不专。
说到底,我玩收藏就是玩个闲情逸致,调节心态,提高品位,增长学养,满足兴趣。我不想当专家也当不了专家,当然更不企望在这上面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
这里,我愿意把自己多年来对艺术品的玩法和看法与诸位分享。
玩法一,收藏要讲提前量,即在某个品种还没热以前你要先动手。例如我收碑拓和古籍,都是在10年前大多数人还没醒过来,拍卖行情 仍在冬眠状态时就下手了。这件清光绪九年拓制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行草《醉翁亭记》,就是我从农民手中一卷破纸中拣出来的,才化十几元。还有钱沣的书法清拓本,亦为不可多得之珍品,而我仅化了不到100元。
玩法二,尽可能的收精品。我开始收玉器时,因囊中羞涩,老想省钱买便宜货,结果吃进不少“垃圾”;最可惜的是错过了收藏精品重器的大好时机。几年前,我开始留心寿山石。一上手我就直奔名师好料去,结果用较低的价格收到了林荣发、林文举等大师之作。现在涨得最快的寿山石雕,就是这些名家的作品。
玩法三,好东西要守得住。玩收藏的心态有时与玩股票相似,亏的时候往往守得住,而一旦价格涨过了你的预期,就忍不住想出手了。15年前经人介绍,我在江西上饶以8000元收进一件“清中期紫檀雕寿字花卉纹座镜”,这个价格在当时似乎偏高了点。以后多年里,先后有人报10万元以上的价格向我求购,我曾几番动心但终于忍住了。这件紫檀插屏式座镜现在怎么说都要25万元以上,而且行情只会看涨。
玩法四,讨价还价要有技巧。艺术品的价格最“无厘头”,当你看中一件令你心动的作品时,千万不要眼睛发直,爱不释手,因为对方正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呢。此时的学问就是想方设法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买卖成交时你赢就赢在能让货主认为“你买了你不想买的东西”。
看法一,注意力集中在资源稀缺的品种上。古玩、古字画不可再生性自不必说,有的如和田玉、紫砂、海南黄花梨、紫檀、老红木、黄杨木等,都会因其资源的稀缺性而不断走俏。相反,眼下大热的翡翠制品,我倒觉得泡沫不小了。毕竟每年数百万吨矿石产量,各种档次的制成品星罗棋布于大街小巷,售价却还这般强势,其中风险不言而明。
看法二,今天当代艺术家的力作,就是明天的“古玩”。像陶瓷,所谓的老货最好不碰或少碰,但对新的大师级的作品却绝不能手软。如姚永康的陶瓷雕塑,秦锡麟的青花器型,郑云云的花鸟瓷板等等,都是现在价格适中,日后必定大涨特涨的品种。还应关注一些崭露头角的中青年艺术家,尤甚是其中功底深厚,有可能成为“黑马”的人物。想想看,你花几千元买一件精致工艺品摆在家中,真还不如用相等的价格买一幅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我10年前收藏的诸如丁世弼的仕女画、周慧珺的书法等,价格很快涨得不明不白了。
看法三,“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今古玩市场赝品泛滥,有时连拍卖行对自己的拍品都不敢保真,更何况你我这些道行不深的藏友。所以,有机会面对心仪的“宝贝”时千万要沉住气,努力守住以仿品价格买入的底线。我玩收藏这么多年,没吃过大亏,正是依赖于这道“防火墙”。
艺术品的收藏是一种博弈。既为博弈就有浓厚的功利性,当然这种功利性最好要适度。就我个人而言,体验“玩”的过程中的乐趣,才是真谛。
(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