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美景媒人王汝春
作者:江仲俞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3 17:35:37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美景媒人王汝春
 
 
   2010-05-13 08:02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王汝春最喜欢的活儿就是摄影。4月25日,他为一批北京同行“导摄”,同行问他为什么把婺源拍得这么好,他说:“因为把婺源当作恋人!”

  他爱婺源,婺源也把最美的一面给了他

  婺源是许多摄影人偏爱之地。但喜欢到婺源拍摄的人,大多因为婺源“惊艳”,即使到婺源多次,每次在婺源待上十天半月,大多停留在跟踪、欣赏、陶醉这些层次上。

  王汝春不一样,他是婺源的“恋人”。他爱婺源,婺源也爱他。退休之前,他在县计生委工作,每次下乡,总不忘带个相机。由于工作关系,他走遍了方圆近3000平方公里的婺源县。从最初“凤凰205”单反相机,到现在的数码“装备”,他先后更换了7套摄影器材。婺源的春夏秋冬、山水田园,哪个村里有多少幢老房子,老房子里有过什么故事,他都说得上一二。同时,婺源对王汝春厚爱有加。婺源有灵气,灵气是给有心人的。婺源把最美的一面给了王汝春,把最隐蔽的历史或风俗留给他去发现。

  所以,王汝春不但拍摄到了“恋人”的“衣着、体态、笑貌”,还拍摄出了“恋人”的“骨髓、血液、性灵”。他拍摄的《冬天里的贴身伙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提名奖。

  爱上婺源的摄影发烧友,都感谢这个“媒人”

  他带的第一批客人是谁,是在哪一年,他记不确切了。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摄影发烧友。带去的地方,大多是未经开发的景点。“我手上有许多‘秘密景点’。”王汝春对记者说,“一些‘秘密景点’后来通过摄影人的宣传,变成了大家熟知的景点了。”2003年,北京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在网上看到了王汝春的照片,指名请他“导摄”。天刚亮,王汝春就把老总带到了偏僻的赋春镇长溪村。当时正值秋天,老总看到满眼枫林映衬着整洁明亮的村庄,感慨地说:“到了婺源,我再也不说‘江南本无秋’了!”老总把照片晒上网,长溪村顿时火了起来。

  这家企业老总和王汝春结交上朋友后,也把婺源当成了“恋人”。每年来婺源3次,去年,他还把在美国读书的女儿放在婺源义务支教半年。

  在广东一家摄影协会担任负责人的汪女士,既是摄影家,也是旅行家,身边有一批港澳摄影发烧友,每年带队来婺源两次以上的计划,五六年来雷打不动。她冲什么来?冲婺源,冲王汝春。汪女士对记者说:“王汝春就是我和婺源之间的‘媒人’。”据王汝春回忆,最初,汪女士带来的人,都是港澳及广东的摄影家。他们刚见王汝春,把他看成导游,第一天基本不搭理他;第二天,有人主动跟他搭腔了;到了第三天,大家都争着跟他“套近乎”。

  快门按多了要坏,他的左眼不好使唤了

  王汝春凭什么?凭的就是他对婺源的山水、风俗、文化很深刻的了解,凭他对摄影艺术独到的见解。平淡无奇的一个景,他一选角度,便是一幅好画;他会幽默讲解婺源:“婺源骨子里是徽文化,继承和发扬得很好,成了我们江西的‘独生子’。”王汝春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轻利重义。这“义”就是尽情把婺源介绍出去,尽力服务好来自海内外的摄影人。他“导摄”从不提报酬。有一次,武夷山摄影协会的人在婺源逗留了几天,离开时塞给王汝春一个红包,王汝春把红包又塞进客人的车里,客人接着把红包从车里丢出来,王汝春再捡起追着车子跑……客人感慨:“这就是婺源人,纯朴!”

  古诗云:“衣带渐宽人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由于对“恋人”太用心,影响到了王汝春的眼睛。家人看电视,他只能闭着眼睛听电视。王汝春的老伴说,这都是给相机整的,一个快门按几万次也要坏。王汝春搞摄影20年,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导摄”不下200天,那只左眼,比右眼的开合多几万次!他女儿心痛老爸,问他:“你要眼睛还是要摄影?”王汝春笑而不答。过不了几天,他又带着一帮摄影发烧友,下乡“导摄”去了。

  本报记者江仲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