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古战场
黄淦泉
我的家乡是景白线边上一个叫碧山的小村庄,离村庄半里地,有一座老石桥,叫仁寿桥。相传是从前村上一位拥有百万家产的富翁所建。桥身较长,有三个大拱,一大一小两个燕嘴,两边各有石级上下。桥面由大青石板铺成,两旁有80公分高的石栏杆。每个大拱上各竖有一根3米多高的弥勒柱。1972年在上游离石桥约五十米的地方建了一座新桥。老桥渐渐荒芜,桥边杂草丛生。由于年久、人为等许多因素,桥已面目全非,但仍相当坚固。桥边两棵古樟,有几百年历史了,枝干虬劲如龙,叶繁如盖。两岸青山蜿蜒对峙,夹一弯河水。这就是太平军曾浴血奋战过的古战场。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1856年),太平军石达开率兵进军皖南,其部将张宗相(外号铁公鸡),由景德镇直取婺源,意图袭取浙西诸城。清江南大营统帅向荣惊慌万状,先后调派浙江知府毕大钰、江宁大营提督邓绍良、皖南镇总兵江长贵、南河参将师长镳率兵五六万分堵设防。张宗相骁勇善战,先与师长镳相遇于横槎的仁寿桥及附近山地,激战三昼夜,将师长镳腰斩三段,清兵陈尸数里,血染河水,又毙毕大钰于汤坞。大平军军声威大振,曾四进四出婺源县城,牵制清军十余万。当地群众拥护太平军,编歌曰:“毕邓江尸,天理昭昭,岂有不死。”
早春三月,春寒料峭,我陪同一位专门慕名而来的友人踏访古战场。那天天空阴晦,我们走遍了仁寿桥附近的山地,芳草萋萋,寒风瑟瑟,任我们怎样寻找,再也找不到当年那场惨烈战斗的丁点儿痕迹,后来在几位老农口中断断续续得出一些线索:据说两军对垒,清军在下游筑了一道草坝,派兵驻守,水没过低洼之地,桥成了阻止太平军东进的唯一陆上通道,两军形成对峙状态。后太平军中有一本地人,熟悉地形,趁一黑夜,将草坝放了一个大缺口,河水骤然退去两军厮杀起来,漫山遍野,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几乎每个老农说完都感慨:时间过得太久了,记不清了,记不清了。站在仁寿桥边,青石板桥面和石栏杆已荡然无存,三根弥勒柱也不知去向,只有桥边那两棵古樟似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购茶去处推荐:江西婺源绿茶是中国十大绿茶之乡,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所产绿茶持续十一年通过欧盟有机茶严格的检测标准,占据欧州绿茶市场70%以上的份额。所产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绿色有机健康饮品.而产于婺源高山之中的高山明前绿茶,更是这个中国最美乡村的茶叶精品中的精品.高山中产制的明前绿茶,枝叶鲜美,轻尝啜口,幽幽兰花之香漾然胸中,心中烦杂之念全然化去。因为山高雾多茶味醇厚,不但茶味清香怡人,且耐久多泡,茶味香浓,喝后回味甘甜。茶出于高山之嫩叶,在云滋雾养中生长。春来发新枝时,登岩采摘,采摘一芽二叶,小锅香柴精心烘焙制作。500克特级精致婺源明前仙枝,需要7万多个嫩芽。因明前茶来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山中茶叶常年与山中野生兰花相伴相生,茶叶闻之隐有兰花花香,是婺源绿茶中的上品。而婺源绿茶的精华在长溪村,长溪村是一个极僻远的山村,村中的茶叶全部生长在云雾笼绕的大山中,制作的茶叶来自近千米的高山茶树鲜叶、从不施农药,没有任何污染,正是人们所理想的绿色有机茶,这种高山中常年雾气笼罩而产出的茶叶,全程手工制作,更是茶叶中的上品珍品。茶友们,自己亲自来到大山中茶农家购买上几斤是最放心不过的罗,这不,买了茶还可到风光秀美的江南旅游了一次,品着香茶,赏着美景,何乐而不为呢.有喜欢我们婺源这种原汁原味高山绿茶不能亲自前来的茶友也可与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的当地茶农戴向阳联系,他可以提供自家生产手工制作的正宗质好具有兰花香的高山农家绿茶,他在网上卖茶己有六年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过他这个新型农民在网上卖茶和推介家乡旅游的事迹,去年获中央文明办“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在全国各地茶友中有良好的口碑。婺源高山绿茶网 http://www.wycxc.com/这位茶农电话是13755377598,可以加他QQ 1219353385 69910359或是dxy1000@sina.com电子信件交流。
文章来源:http://www.wycx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