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婺源若水, 水润婺源
作者:吴进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16 17:33:05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婺源若水, 水润婺源

吴进彬

 

乡村孩子在戏水。于婺源长溪村戴向阳摄。

 


 
 
  仿佛是一股神水, 不! 是仙水、 圣水, 从大鄣山顶、 从五龙峡谷、 从浙岭之巅, 亦或从石耳栖霞洞、 高湖观日台、 凤游鸳鸯塘、 翀山太平窝潺潺涓涓、 汩汩淙淙、 溶溶滔滔、 浩浩汤汤,奔泻而下, 或注入赋河、 或汇于星江,流向乐安、 信水, 直抵鄱湖、 长江。

  婺源, 是山的骄子, 更是水的精灵。 山因水而立, 水缘山而行。 山脉恣肆, 水系纵横。 正是有了水, 才收获这“八面湖山绿烟红雾,两岸田畴翠浪黄波” ; 正是有了水, 才得以生物、 生人、 生万千气象无限风光。恰如人类历史上最早的 “两河文明” , 水润美索不达米亚, 水育巴比伦文明。

  且不说婺女乘鳙的古老神话, 小邑是如何因水而有幸从泽国汪洋中脱变; 也不说太平惊雷, 万民是怎样因水而免于在冲天烈焰中涅槃。单说一个木商的发展, 婺源的水运贡献, 便是居功至伟, 标榜千秋。据史载, 明清时期,婺源有木行数百家, 往来木商如织, 远至京广, 日出材木无数。这就是婺源水与山密不可分的明证。至于婺源另一特产茶叶,更是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受雨水浸润, 雨露滋养, 这片绿叶才生长得如此晶莹剔透、如此馥郁绵长。一句“廖坞泉中水,鄣山顶上茶” ,意在说明好茶与好水的绝配, 却令中外无数的品茗客趋之若鹜。

  婺源人对于水, 情有独钟。村头水口, 被视为一村之命门, 必植木为林, 修桥筑亭, 其隆重与神圣, 世之所罕。 村庄命名, 水为首选: 汾水、 秀水、考水、 水岚、 水路、 水埠头等直接以水名之, 更多的是与水有关的村名, 如:

  桃溪、 霍溪、 东溪、 长溪、 潋溪, 蟠坑、理坑、 李坑、 西坑、 栗木坑, 沱川、 江湾、 溪头、 郎湖、 凤洲、 双河、 汪口、 浙源、 莲子滩……连朱熹的祖地遗迹也都离不开水: 虹井、 廉泉、 朱绯塘……一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更是点破以水为本的主题。

  有人将 “婺” 字拆解为 “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子” ,这不正是水至柔至刚的特性吗! 水看是柔弱, 实则坚韧; 聚点滴成波涛, 汇溪流成江海; 静如处子, 动如脱兔; 温柔可化雨泽被万物,怒吼可为涛狂潮奔啸。 既有粼粼盈盈之美, 亦有滴石石穿之力; 既有潋滟涟漪之柔, 更有澎湃浩荡之势。 水啊!

  载舟覆舟, 功乎罪乎, 哗哗笑过, 任人评说。

  然而我总觉得: 婺源的水与别处相比, 似乎又有其绝妙之处。

  静和、 含蓄、 内敛、 简单、 丰富、 坚韧, 是婺源人的个性特征, 也是婺源水的最大特性。 婺源人有着 “徽骆驼”的坚忍, 又有着 “山中邹鲁” 的灵异,聪明、 勤奋、 不张扬、 不冲动, 内秀于心, 外稳于形。故而, 婺源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刑事恶性案件史来很少。

  婺源的水, 于山溪则轻歌曼舞, 于洲坝则平流缓进,于河道则从容如练,于平湖则波澜不惊。偶遇大旱, 总有泉流如注, 不舍日夜, 不误农时; 突发暴雨, 涨也易, 退也快, 昼夜之间, 涨消已毕。

  “山是眉峰聚, 水是眼波横” 。婺源的水, 来自天上, 更涌自山间。 几乎每个村庄, 每道山岭, 都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山泉, 长年奔涌, 永不干涸。 入口甘之如饴, 饮后暑气顿消。乡间农民劳作时口渴了,随便扑在溪边, 或捧几口田沟水, “咕噜咕噜”下肚, 过后一点事儿没有。 无怪乎游客们每见婺源的盈盈秀水,无不羡慕赞叹, 尤其是来自北方的客人, 他们哪见过这样的好水啊? 一个个馋馋的说: “婺源人真幸福, 不但呼吸在氧吧里, 还洗涮在矿泉水中” 。

  老子的 《道德经》 中有一句至理名言: “上善若水” 。这似乎就是因婺源水点化而成。婺水之所以 “上善” ,乃为其静和、 含蓄、 内敛、 简单、 丰富、坚韧。 千百年来, 水润中的婺源, 山以水为衣, 地以水为裳, 人以水为友。 祖祖辈辈的婺源人秉承了水的韧劲与灵性, 诗书继世, 耕读传家, 不废商贾, 代有才俊, 各领风骚, 为世界文明和中华发展谱写出许多华彩的篇章。

  热爱我们的家乡吧! 珍爱我们的生命之源吧!婺源若水, 水润婺源
 
 

 
 (江西婺源
www.wycxc.co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