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美丽乡村,与篁岭相遇
作者:俞炎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10 21:21:13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美丽乡村,与篁岭相遇

俞炎保 www.wycxc.com 婺源

 

 
 
 
 
  还记得最初那次与篁岭的相遇, 我在与村人的闲聊中, 知道了篁岭是曹氏聚居地。在此之前, 我还知道与篁岭一山之隔的一个村庄的人也大多姓曹, 而我之所以对这个村庄印象这么深刻, 正是源于我故乡的一座石拱桥, 它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叫曹公桥。据说,这座桥比我故乡村庄的历史还长, 那时我的故乡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几十里地外的曹氏族人请了一位风水先生, 看中了这里的一块风水宝地。后来为了祭祀方便, 在一片荒野中建起了一座跨涧的石桥。曹公桥与故乡孰先孰后, 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但曹氏在我的脑海里从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去篁岭, 是陪外地来的摄影朋友, 他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因为一幅 “篁岭晒秋图” 引起他们的好奇, 我与篁岭虽然近在咫尺, 却错过了捷足先登, 心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真应了那句 “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话。我们的车沿着一条蚯蚓似的盘山公路七弯八拐上到一处山头, 站在一片难得的空地上, 放眼望去, 眼前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古树, 树荫下是一幢幢古朴的房子, 顺着山势排列, 房屋有土墙、 有砖墙, 但每一家都有一个朝南的晒架,铺展在晒架上的晒匾里, 好像总有晒不完的东西, 也似乎是在向人们暗示山村生活的殷实。

  那些摄影朋友扛着 “长枪短炮” 已经迫不急待四下散去, 寻找他们眼中的美景, 我独自一人走在村中的街巷上, 这家瞧瞧, 那家看看, 村庄里弥浸着那种我所熟悉的气息, 但又给我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有许多相似的情景, 讲着同样的乡音, 房屋结构和布置与我的故乡也大体相近, 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谋生, 一些老人、 妇女和稚童, 或坐在门前的太阳下闲谈, 或在村庄周边的梯田里劳作, 偶尔有一个老人扛着犁耙牵着黄牛走过我的身旁。在一个老木匠的门前, 我停了下来, 趁着老师傅抽烟歇息的空隙, 与他闲聊了几句。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听出来, 他们将要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庄和老屋, 由于村里发生过几次泥石流, 每次都让人们胆颤心惊, 有几户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家已经搬迁到山下, 然而更多的还是守着老屋过日子, 有想搬的心思, 但没有搬的能力。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 篁岭被山外的一个人慧眼识中, 那段时间, 这个人在村里村外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最后敲定下来, 由他出资在山下为每户村民建一栋房屋, 村里空出的老屋归他经营,他要把篁岭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后来的日子, 不断有关于篁岭的消息传来, 因为有了之前与篁岭相遇的经历, 我也格外关注起篁岭的变化, 而且只要一有机会, 我都会一而再、 再而三地走进篁岭, 探究篁岭的前世今生, 见证一个古村从平常到经典的历程。

  100 多户篁岭村民搬进了公路边的新居,以屋换屋, 大家无不喜笑颜开, 村民们都叹服那个老板说话算数, 他们也觉得把祖居的老屋交给这样的人打理也放心。那些陈年的老屋得到了修缮, 原来坑洼不平而且脏兮兮的街巷变得平整洁净, 那几处地质灾害点也得到治理, 没有了后顾之忧。村庄周边各家各户的梯田, 都流转到那个人名下, 村民们依旧在这些田地上劳作, 但已经是干活拿工资的新农民, 他们的家搬到了山下, 而他们的心却在山上, 他们还过着一种同样的生活, 但心情已经截然不同, 他们不经意流露出几分惊讶,自己曾经居住的老屋和曾经生活的山村, 原来可以变得这样出类拔萃。

  当我再一次与篁岭相遇, 篁岭已经出脱得楚楚动人了。在篁岭, 我见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他们都是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村庄依然挂在崖壁上, 却成了绝妙的景致;高岭梯田里的四季花卉争奇斗妍,美不胜收, 篁岭花海已跻身全球十大花海; 从晒楼上伸出的晒匾里还是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极具震撼,篁岭晒秋也入选了 “最美中国符号” 。所有这一切都让篁岭恍若隔世。

  与篁岭相遇, 此生甚幸, 与美景同行, 别无他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