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往昔繁华日渐凋落 今朝吸引游客无数
作者:吕富来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2 17:54:48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往昔繁华日渐凋落 今朝吸引游客无数

“继志堂” 里的嬗变之路

婺源旅游www.wycxc.com 

 
 
 
 
 
  婺源县旅游委员会协办 婺源县旅游委员会协办一棵千年古樟屹立村口,几条青石巷道纵横村落,清澈见底的溪流旁, 苔痕斑驳的徽建里, 不时传来背包客的不同口音……这是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虹关村的直接印象。

  “这里是徽墨名村, 我们到这里休闲度假, 体验制墨乐趣。 ” 在村里的继志堂, 安徽黄山游客吴成继说: “很早就听说, 婺源博物馆里的古墨, 有七八十个都是虹关村的。” 如今, 继志堂在新主人吴志轩的打理下, 不仅成了徽文化度假宅院, 还成了徽墨制作传承基地。

  继志堂始建于清朝中期,虽然没有大片的繁复雕琢, 却有诸多精致之处, 看得出主人家族是很有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徽商, 不事张扬, 却透着儒雅、 自信和从容。 去年 1 月, 吴志轩和房屋主人詹成元签订 30 年租赁合同, 三个月后举行继志堂开工祭祖仪式, 向詹氏先祖敬告修缮正式开始。 经过 11 个月的思虑、 雕琢、 打磨, 今年 3 月继志堂度假宅院对外开放营业。 “我们投资近200 万元修缮好后, 在天井里听雨、 品茶、 读书, 多好!”吴志轩一脸诗意地说: “坐在天井边, 看那历经百年却依然散发光彩的 ‘松龄鹤算’ 牌匾, 仿佛透过岁月的重重帘幕, 见到千年徽饶古道上那川流不息的行人。 而我, 也站起身来, 背起行囊, 走出门去, 一起前行……”经过修缮后的继志堂共有 “续仁、 承义、 延礼” 等 7个房间。 “仁义礼智信忠恕”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也是历史上徽商尊崇的商业道德, 如今还成了继志堂 7 个房间的高雅格调。 “徽州商人正因笃信‘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 才能在漫长的年岁里, 形成称雄海内的儒商帮派。 ”店长邓海婷介绍着说, “我们希望住下来的朋友, 能够透过一间间房名, 感受徽商之本的大义, 开始一场亦贾亦儒的修行。”在邓海婷的引领下,记者看到修缮后的继志堂, 翘角门楼、 房梁雕柱栩栩如生, 天井、 后院修缮完好, 家具、客房等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 每一个细节都显示着新主人对古建筑的悉心呵护。 “北京、 上海、 杭州等地的顾客来得多, 很多是全家包宅的, 一住就是七八天。现在, 我们的客房已经预订到了 9 月底。” 邓海婷说, 她学的是茶艺专业, 爱好旅游, 在这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月还有三四千块收入。

  “山前山后植松篁, 亦有田畴插绿秧。 不是桃花流出洞, 哪知此处墨研香。” 虹关自古是传统松烟墨的盛产地。历史上婺源墨铺有百余家,仅虹关詹氏就有 80 多家, 詹氏制墨不仅销售于二十三行省, 而且远销日本、 东南亚各国。在徽墨生产大发展的同时, 虹关先人大批建造豪宅,今天村里保存着大量明清著名墨师的深宅大院, 继志堂就是其中一栋。

  岁月流转, 如今虹关詹氏制墨绝技业已失传, 让许多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惋惜怅然。 “恢复虹关制墨技艺是我矢志不渝的心愿和方向。” 吴志轩说, “我已经在宅内辟出一方空间, 恢复传统制墨作坊, 让入住客人学习和体验松烟墨的制作环节。 ” 同时, 他还在继志堂展示一些墨模、 墨号、 墨肆账本等见证了虹关墨业鼎盛的古老物件, 让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了解虹关徽墨的历史。

  采访后记: 继志堂有 “钱途” 更有前途继志堂有 “钱途” 。2013 年房屋主人詹成元将继志堂租赁给客商吴志轩,先期租赁 30 年,每年租金 1 万元, 往后租金另议。吴志轩一次性投资近 200 万元进行修缮, 吸纳 5 位村民打理院落, 年工资 2 万多元。前 30年, 继志堂为村里带来 500 万元收入。继志堂客房均价700 元, 年创营业额 50 多万元, 前 30 年, 吴志轩获营业额 1500 多万元。

  继志堂更有前途。婺源打造 “中国旅游第一县” , 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年接待游客逾 1000 万人次,徽文化度假宅院日益受到游客青睐和政府推介, 旅游旺季呈现 “一房难求” 景象, 发展潜力巨大。虹关村被誉为 “中国徽墨第一村” , 继志堂对詹氏制墨技艺进行挖掘、 传承, 必将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古探秘, 进一步做大文化产业。 (实习生 王思雨 记者 吕富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