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婺源:九思堂的夜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婺源微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7 14:47:11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婺源:九思堂的夜月

2014-08-16 婺源微讯 

 


 
    
​  我一直相信缘分,会让偶然和必然随意切换,比如婺源九思堂,比如吴志轩。回想去年初夏,一次与九思堂的邂逅,就有了这份情缘,这种偶然和必然:偶然的,是手写九思堂的一篇“走报稿”,会引得省主要领导的批示,并在省主流媒体刊发,后被《人民日报》等转载,将九思堂和吴总推向目光的焦点。必然的,是我和志轩的友谊,以及我与九思堂的情愫,注定了今生不舍、今世难忘。

​  我也一直相信九思堂,可以让我的身躯和灵魂熨帖安置,不管来时疲惫沧桑,也可慈悲漂洗还原。于是,禁不住吴总的几次相邀,和九思堂的无声召唤,这个周末,几个家庭就这样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  一切都是记忆中熟悉的模样,好似没被时间侵蚀过、也未被旅人惊扰过。吴总说,就是忙了些。然后就是赵丹走了,为自己更绚丽的梦想。那丫头,微胖,圆脸,白净,为九思堂筹谋奔波了三年。她的热情像花园正午的烈日,没有丝毫的水分;她的明眸则像罗景河的春水,照得出我们的影子——去年冬天,我陪福泉兄来此小住,窗外月如钩、霜如雪,夜鸟鸣啼、犬吠声声,赵丹给我们架一炉炭火,沏一杯热茶,又在炭炉中炖桂圆鸡蛋,那份香甜,至今唇齿留香。可惜现在只能在电话中聆听她的热情、问询她的近况。

​  对这幢112年历史的老宅,女人们和孩子们是惊喜的:她的一砖一瓦、一阶一柱,都是询问探究的话题;她的一门一户,一庭一院,都是拍摄晾晒的主题;还有一些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都让她们流连驻足。穿行在幽暗深邃的木梯中、过道里,置身在木质古朴的阁楼中、厢房里,她们不忍尖叫却抑制不住;想抽身而退却身不由己。楼下,我们端坐案前,听志轩兄这个南昌人操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泡婺源产的正山小种,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高谈阔论。随行的兄弟指着墙上所挂的“九思堂黄历”中“黄昏忌挑逗公鸡”、“夜晚忌走错房间”等“名言”说,这个符合志轩兄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和气质性格,众人哑然失笑。

​  为了孩子们的兴致,志轩兄的考虑是周全的,下午安排了打麻糍,可惜糯米饭太少被鼓弄的利凯抛到了地上,最终有了体验拍了照片没有口福没得品尝;傍晚安排了游泳戏水,在花园村罗景河借了泳圈和划艇,水质也还清澈,水温也还适中,倒是让大家欢呼雀跃、不忍上岸,从未下水的儿子跳跳也扑腾了半小时;夜间安排了露天电影,是婺源拍摄的《闪闪红星》,可惜蚊子太多未能坚持到最后。​

  当月华升起,一切便安静了下来。

​  时值农历七月十四,当晚的花园村,月是那么大、那么圆、那么亮,恍若一个久违的梦境,有别于城市的霓虹灯火。月夜的花园村,正可做到“九思”中的“视思明”,无论幽暗的路灯,而或窗棂的光影;也不论近处的粉墙黛瓦、菜地田园,远处的树影婆娑、山峦起伏,隐约又真实,一如记忆中的影像。月夜的花园村,也诚可做到“听思聪”,听夜虫的鸣唱、青蛙的鼓噪,听河流的吟唱、草木的呼吸,听内心的跳动、灵魂的呓语,幽微而真切,让我收获久违的喜悦和感动。

​  九思堂仅剩的两个房间,让给了利凯和胡胜,我和油条两家,则住在罗景河畔的花园山庄。熄掉灯火,妻哄儿入睡,我则拉开阳台的窗帘,放纤纤月华充斥满屋,照亮妻儿光洁熟悉的脸庞。怔怔地望着花园村的月夜,这千里清辉的夜,这稻香弥漫的夜,这清波流转的夜,这山水朦胧的夜,这干净纯粹的夜。怔怔地想着,何止是今人不见古时月?城里人,哪怕是上饶人,又几次得见花园村今晚的夜月?又几人得享花园村今晚的月夜?


​  恍恍惚惚想到的是,要让花园的月夜照亮梦境,让花园的夜月照亮未来——只是不知,这份朴素的心愿能否得偿实现?!​(婺源旅游www.wycxc.com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