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一糊,蒸一蒸
沈嘉禄
我们这代人读中学时,要学工学农学军,这叫开门办学,目的是防修反修。去工厂学工,我对厂里的食堂是充满期待的,不仅能吃到糕团,还能尝到家里不常做的菜肴,粉蒸肉就是一个著名的案例。粉蒸肉吃在嘴里,酥烂至极,入口即化。当然,我们孩子是舍不得让它入口即化的,一定要慢慢享受,让每颗牙齿都体会它的软香温润,让每道牙缝都充分体会油脂在咀嚼时的爆炸效果。粉蒸肉与一般红烧肉本质上的不同,是裹着厚厚一层衣服,衣服是米粉做的,吸足了油脂,特别好吃。还有一点,它被包裹在荷叶里,在打开它的一刹那,我就闭起眼睛贪婪地吮吸来自荷塘的香气。但这一切,都被我们那个满脸青春痘的班长看在眼里,在某次会议上他严厉地指出我有“小资产阶级情调”。后来学农时他又卯上我,有同学将一支鲜黄的野花插在我床头的砖缝里,他马上拿到老师那里告了一个恶状,我又做了一回“小资”的反面教员。 现在的“小资”肯定想不通,三十多年前一不小心被扣上一顶“小资”的帽子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毕业后我果然分配得很差。
好啦,一切都过去了。我宽容了这个青春痘班长,文革结束后他一直郁郁不得志。
继续说粉蒸肉吧。因为它需要荷叶,新鲜的尤佳,而这个玩意儿不容易买到,所以家里就不常做,再说米粉也不易得啊。在上海的饭店里似乎也不见它的倩影,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企业或机关的食堂成了它的走秀舞台,食堂里的师傅很会持家,做家常菜也最可口。
这一次去婺源玩,发现这个地方很有趣,婺源建县的历史大约有1200多年,过去一直属安徽管辖,1934年,国民政府把它划归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管辖,到1947年又划回安徽省管辖,建国后婺源又划归江西省赣东北行政区浮梁专区管辖。婺源人一直对安徽抱有很大的归属感,他们至今还耿耿于怀地认为自己的根在安徽,而不愿与江西老俵为伍。也因此,这里的民居、祠堂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村落格局也与安徽相同,也有水口和凉亭等。但在饮食这档事上就比较独特了,所谓“民不染它俗”。比如粉蒸菜,品种之多,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粉蒸鸡、粉蒸肉、粉蒸鱼、粉蒸猪脚、、粉蒸白菜、粉蒸芋头、粉蒸南瓜等,无论荤素皆可粉蒸。上得桌来,外表如叫花鸡一样方方正正,得打开荷叶才知道里面是什么菜。一吃,基本是一个味。除外,用米粉做的菜还有糊菜,糊猪脚、糊豆芽、糊豆腐、糊茄子等,糊菜与粉蒸菜稍有不同的是,与食物混在一起蒸熟,不用荷叶了,上桌时也看不清楚是什么,得尝后才知道是荤是素。有一次我们点了一道糊豆腐,上来一只木桶,上面浇了一层烂糊糟糟的东西,吃到下面发现是大半桶米饭。而事先服务员又不告诉我们下面有粮食,所以这道菜就没法吃完。
婺源的名菜是荷包红鲤鱼,此鱼为当地独有,肚子很大,鱼皮呈红色,形似荷包,据说已被选入国宴,一般饭店是加香菇、猪油、葱白和姜清炖或红烧,我们点了一条清炖的,味道很一般。倒是婺源生产的绿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欧盟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不是龙井,而以婺源绿茶为主,占到总量的80%以上。
更多百姓乡味生活点滴,敬请关注农民戴向阳博客:http://www.wycx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