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作者:常建华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30 20:27:54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泾记
              4   著存观    在县西五十里,宋珰溪金桐冈竹所为父进士金革墓前建,程纯祖记
婺源          5   宏山庵    在三十一都,宋绍兴庚午僧弥寿、邑人胡十三建,元皇庆癸丑德兴桐川胡文英?建墓祠,胡云峰记。至正壬辰兵毁,国朝洪武间僧法真重建
祁门          6   忠国显亲下院 在邑北五里万石,旧名霄汉资圣院,唐乾宁三年建,宋大中祥符八年丞相汪伯彦之祖重建,敕功承恩,建炎初伯彦请于朝,敕改今名,而筑祠写真祀于寺。…徐季洪序其事,刻之石
              7 报慈庵    在六都,宋绍兴十七年建,里人程伯原之母乃丞相汪伯彦秦国夫人之女,创是庵以奉丞相
              8 祖成庵    在十二都,……宋里人汪伯俞建寺,写二公像以祀之。
绩溪          9 崇真道院 在县东南仁里,宋元祐甲寅里人程县尹文彬建,捐田地八十二亩,以助修理,后毁。国朝正统丁卯程朝宗、程思仪等陈其事于县,乃令徙于新兴寺,侧有程氏先祠在焉
             10 乳溪道院 在仁慈乡一都,元元贞乙未市民胡信建,后废。国朝洪武初胡仲彰重建,舒頔作记,有胡氏先祠在焉

    表中属于墓祠或坟庵的有序号1、4、5、7诸例,属于功德寺的有序号6的事例,属于寺观立祠的有序号2、3、8、9、10诸例。下面在结合表中没有的事例分类说明。
所谓功德寺,就是由皇帝敕赐达官贵人的寺院,用来以佛教仪式荐福祖父亡灵,设置者需自办田产并造寺,然后申请朝廷赐寺额。功德寺出现于唐,盛于宋 。表中序号6的祁门忠国显亲下院,是在南宋初年作为功德院的。汪氏在寺中建祠设置画像。宋代歙县程氏的功德寺也是墓祠,程敏政《宋丞相程文清公墓祠记》说:
歙之古城关有昭孝积庆寺,宋丞相程文清公元凤之祠墓在焉。初公之葬也,建寺营坟,皆出朝典,一时哀荣之盛,故老犹能道之,盖于今二百年矣。寺既毁于元季,赡坟田亦为前住僧所私鬻。公六世孙孟亿两人者,大惧祠之寝废,乃捐己资,赎田归寺,又与令住僧常贵募财力鸠工。寺为正堂三间,左右掖室二间。以旧祠湫隘岁时不能容子孙之展谒,增葺五间,门庑、畜廪、宾舍、僧房次第告完,缭以樊墙,涂以丹垩 。
程文清为南宋理宗、度宗时人,昭孝积庆寺是他的功德寺,建于坟旁,也具有墓祠的性质。该寺毁于元季,明代增葺,则变功德寺为典型的墓祠了,由于新祠是为了子孙岁时展谒,成为宗祠。
    坟庵,通常是委托僧道于墓旁房屋守墓也便于墓祭,由于庵逐渐由守墓向祭祖转化,也就成了墓祠,同时庵还具有寺的性质。所以坟庵和墓祠有时不易区分。坟庵在宋元时代是比较盛行的,明初朱吉(1342-1422)说:“近世大夫士立家庙外,或有于墓所建庵,延释流之香火之奉春秋拜扫以追时思。” 反映了墓所建庵祭祖的情形。上表中有四例是墓祠或坟庵,其中三例是宋代的,一例是元代的。关于序号7的祁门程氏报慈庵,程敏政《祁门善和程氏重修报慈庵祠宇记》有更详细的介绍,他说南宋初年伯源(即伯原)兄弟“立墓祠以奉祀”,“尝推始迁之义列祀中奉以下诸祖于报慈,入田以饭僧,每岁清明蒇事则燕享以合族,盖三百年矣。” 报慈庵作为墓祠用来合族,成化时该族重修是祠。歙县的善应庵,“买田十亩,筑室十间,田以供粢盛,屋以祀其先。” 规模可观。
    寺观立祠就是在佛寺道观立祠祭祖,它有多种形式。上表中的五例,至少有三例是宋代于寺观立祠祭祖。序号2的休宁率口程氏在齐祈寺西庑建祠祭祖,汪循《柏山祠堂记》也记载了该祠:“宋三三宣议府君讳敦临姓程氏,既定卜居于率口,复捐资辑众,徙里中齐祈梵刹于柏山。既没,释者净昙德公,乃相与筑祠肖像于刹西偏,昭祀不忘。公嗣遂割祭田若干亩,畀之以为常祀。”并评论寺观立祠说:“予惟祠堂作于《家礼》也,中世以来,才智有力者每假营创而因以寓于浮屠老子之宫,其意以为家之造废不常,有朝富贵而暮丘墟者,不足恃。足恃以延吾祀者,不若旧院名刹,事变不迁,能久于世也。” 他把寺观立祠作为“中世”祭祖的特点,指出其原因在于借寺观以存祠祭祖先。这是因程敦临有功于寺院,所以寺院为他筑祠肖像,程氏进一步为寺院割祭田。此外,祁门程村程氏始迁祖琬“三世孙寿,当宋时为贵溪学官,始以儒学发身而迪其人,寿五世孙天禄始入田于颐真道院,以奉其先之祀。” 程氏因向道院施田而附设祠堂祭祖。
   休宁等慈庵僧人碧庵上人出率溪何氏,十三岁出家,“铢累分积,买田十亩,以兄次子本中纯孝嗜学可托也,祝之,收所入永为烝尝资。又买田入庵之常住,嘱其徒为奉先祀,亩数亦如之。……自大德九年秋九月肇此谋,到十年春正官有旨,僧蓄置田土,许归并元籍中,甫克文册,谓竟其志,讵知事不然,志犹未竟,……又自建钟楼于门之东偏,妥何氏神主其下,前所云嘱其徒为奉先者,始有定所。” 钟楼中设何氏神主。徽州道士张应元“被旨授兴道观提点以归,……遂捐己资,买田若干亩,入本观供聂仙焚修,又斥其资二十五亩有奇,助玄妙道众半岁午膳,于以祠事其先人,原与兹山为久长。……后人见其祠而思其贤,视公之祖、父,不啻如自己所出。则晨香夕灯,岁时祭享,毋以世远而遂亡其初,则今日舍田建祠者,非无所为然也。” 张道士和碧庵上人都是出家人,在自己所属的寺观置田为先人进行祠祭。
   婺源永川俞氏在南宋建道院设祠堂,屡兴屡废,持续到明代。据《东园公撰龙潭道院记》 说:“我龙潭道院道院之建,盖始于宋咸淳二年,予世祖顾轩公卜居于洪村羊栈园之仙人池,去本乡十里许,恐拱把之木不胜傍居者翦伐,遂辟址构院。三清殿巍然北向,西将坛、必兴楼、一经堂西坐而东面,而厨房、致思祠、双桂堂东坐而西面。殿宇崔嵬,规模轩厂(厂,当作“敞”),复割田供祭,兼膳羽士,以寒食、忌日循式致奠。”俞氏于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建道院,设致思祠于寒食、忌日祭祖。记文接着说,元至正四年(甲申,1344)“寇犯星源基址,几为林莽”。丰州路儒学教授邦衡公致政归,“遂出余俸,重葺灵宇,就原址扩建祠堂复旧致思之名,而斯观巍然一新,军?胜曩昔矣。”然而到了至正十二年(壬申,1352)观宇又为兵燹所毁,明洪武初年,宗兴公修复。该族另有宗祠仁本祠,建祠年代不详,从《仁本祠重饬序》 的行文看,建祠时间较早。
   3、家祠。
   徽州许氏建祠堂祭祀四代祖先 ,应当是一所家祠。宋元时期出现了家祠向宗祠转变的情形 。
   结语
   宋元时期徽州宗族的祭祖形式比较多元化。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已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特别是婺源大畈汪氏祠堂,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由于纪念汪华很早就被官府和徽州地域认同,徽州汪氏祠堂的一个特点就是都祭祀始祖汪华,具有始祖祠的性质。宋元时期宗族祭祖形式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二是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三是墓祠祭祖是祠祭的主要形式。就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祭祖结合而逐渐分离并走向衰落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宋元祭祖变化趋势的继续。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即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这两种变化消长的关键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