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江西省立“婺源茶职”办学始末
作者:方光禄  文章来源:黄山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5 13:39:42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江西省立“婺源茶职”办学始末

 

2015-03-17 黄山晨刊 作者:方光禄

 

 

    1934年,执掌中央政权的蒋介石电令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建设厅长刘贻燕修筑婺源至屯溪段公路,同时更改部分县份的行政归属,即将皖属婺源县、闽属光泽县同时划归江西省管辖,以破除行政力量分割的阻碍,使得各方力量集中一致。在婺源划归江西管辖的十三年里,职业教育也出现新的发展。

    进入民国以来,江西省历任地方行政长官,均靠军事力量起家,也忙于使用军事手段巩固权利,对于经济和教育文化关注很少。1931年,熊式辉出任江西省主席,打出“赣人治赣”的旗号,运用行政力量,大力推行近代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不俗的成效。而借助职业教育培养急需的近代技能人才,自然也成为地方政府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1937年,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第二次到江西,在临川参观农业改进实验区后,将各校校长集合到县政府,研究青年思想、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两大问题。提出:政府应在整个经济建设计划之下,训练青年使之成为适应于建设需要的人才。黄炎培的主张,显然与江西的主政者思路暗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江西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虽然迟滞了江西近代工业进程,但在战局逐渐稳定、难民大量涌入之后,解决民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必需的供给压力越来越大。为培养实用技术人员,改良物产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扩大再生产,民国中央政府规定各县应依据各地的物产繁富设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于物产捐。1939—1940年间,江西省政府根据财力状况,先行在宜黄、宁都、婺源、赣县分别设立麻织科、造纸科、制茶科、制糖科四所职业学校。

    1993年出版的新婺源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1940),江西省农学院在婺源县武口彭公庙(今茶科所址)设省立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这一介绍有两处不确。一是该校建校时间。今以江西省立婺源制茶科初级应用职业学校为前身的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院)校史认为,该校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简称“茶职”。二是该校创建与江西省农学院无关。1940年,教育部拨款一百万元给江西省政府,在泰和杏岭成立国立中正大学,9月,胡先骕被任命为校长。该校1949年9月更名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以国立南大农学院为基础独立兴建江西农学院(今江西农业大学前身)。显然,解放前不存在江西农学院,且国立中正大学创建时间也迟于婺源茶职。

    7788商城网站上曾有藏家拍卖一枚民国时期的信封。该封为竖式,左下为红色行书大字“江西省农业院茶业改良场缄”,更左侧为小字“总场暂移婺源分场”。这表明,婺源茶叶改良场是1934年3月成立的江西省农业院(今江西省农科院前身)设立和管理的。省立婺源茶职虽为教育单位,但与茶叶改良场有密切关系,可能婺源县志的修纂者因此将“农业院”笔误为“农学院”。

     婺源茶职成立后,江西省教育厅委派歙县罗田(今属徽州区)人方翰周为校长。当时,方翰周任江西省中国茶叶公司专员,并在“宁红”茶区修水、“婺绿”茶区婺源创建了茶叶改良场,开展茶叶科学生产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婺源的茶叶改良场就在武口,这也是为什么省立婺源茶职不设县城的原因。

     省立婺源茶职学制三年,以教导学生植茶、制茶初级技术为主。当年招收学生30人,次年在校学生59人,再次年在校学生97人,之后每年保持3个班级的办学规模。学校拥有茶园百余亩,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1945年,共培养了茶叶人才二百余人。

     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婺源划回安徽,校长方翰周被江西省调回。安徽省教育厅委任的新任校长程天授未到职,学校停课一学期。次年(1948)上半年,省厅派婺源县教育科长程元健任校长,学校复课,新增一个“高农班”,在校学生共130人。下半年,省厅重新委派刘启东任校长,将校址迁至县城西郊以妥堂(又称江西会馆)上课。

     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解放军占领婺源,江西重新管辖该县。婺源县政府委派余学弘任校长。11月,因学生纷纷参加革命,人数过少,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予以裁撤,学生并入婺源中学读普通科。

     省立婺源茶职的历史至此结束。
婺源茶网
www.wycxc.co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