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再进长溪
作者:心的行走  文章来源:网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6 10:53:51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再进长溪

心的行走 2008-11-11



 


   不知道和江西有着什么样的因缘,每次来来回回总是下雨。但即使这样,它却从没让我失望过。三清山的暴雨过后,却是漫山的迷雾,如仙人的家园。石城的细雨拂过之后,青砖黛瓦香枫,动人的色彩,斑斓得让人迷乱。再一次踏上婺源长溪的旅途,雨依旧下得让人的心低沉,心里却固执地相信,在那遥远的地方,一定会有一份惊喜在等候。







   一夜旅程,多少有些疲惫。当石城终于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禁不住无比的失望。村口那一片标志性的巨大香枫林,本应该红得如火,此刻却静悄悄的用那片并无任何惊讶的绿色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绿是严冬过后渴望的色彩,却不能满足我们对秋天的憧憬。停车坐爱枫林晚,看来我们是有点心急来早了。



                                        

   石城还是那个石城,乡亲还是那些乡亲。我四处打听去年曾给我带过路的那个叫陈志锋的孩子,却寻他不着。也许村子比较大,而老乡称呼孩子更愿意用小名,大号反倒鲜有人知晓了。来时的路上看到很多的孩子,或骑车,或步行,都是往古坦中学的方向,想必这样的周末孩子也不能休息吧。今年他该读初一了。想再见他只是想看看长高了没有,是不是还那样的黑瘦,再给他些零花钱,记得他说过,一天在学校吃饭要花掉三块钱。还想问问去年寄给他的照片收到了没有,在那些凝固的瞬间里,有他一张张的笑脸,或攀在藤上,或隐在洞里,顽皮得象只猴子。此刻却寻他不着,顿感莫大的遗憾。

   石城名字的没有考证过它的来历,但我想应该和村后的那些石丘有关,就象长溪是因为那条溪水绕村而过而得名。在我看来,那些石头来得有些突兀.一块块的从土里伸出来,竟还有些陡峭。抬级而上,来到一块巨石之上,这里是俯瞰村庄最佳的位置。或是在古代,这里也有战事,那此处便是最为易守难攻之地了。环周四周,只见雨后的清新。田地里收割后的稻梗,齐刷刷地如列队的士兵,却不见劳作的人们,也许从现在开始,人们便开始猫冬了吧,这也是一年中最为惬意的季节了。烤烤火,打打牌,腌点咸菜,便静待来年春的造访了。



                                    

   雨无疑影响了大家赏秋的好兴致,行进的人们并无太多的言语。只是偶尔有人滑倒传来的扑嗵声,紧跟着一阵惊呼,或安慰,或提醒,队伍就这样有序地前行。其实任何的季节,任何的天气都会有不同的特点,也会见到不一样的景致。于是便有这些果实,这些山花,这些我们平常或许会忽略的许多东西。

 











                                         

 


   路上会见到一些废弃的老屋。老屋的墙头长出一些荒草垂下来,竟还有了些韵味。门是没有的了,只需一抬脚便进了厅堂。看屋里的那些木板还是相当的完整,木材的质地应该是相当的不错。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老屋后面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或是背井离乡,或是家破人亡?或者只是盖了新房,而它就在不远的村口?

 

                                             






    而更多的时候,是看到老屋的主人仍旧在辛勤地维护着自己的家园。他们从柽子树上收获果实,剥开壳,取出籽,榨成油,也能卖出一个不坏的价钱。房前屋后,总是会从那些植物的花里、果实里透着生气。基本上每家都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而天线背影的墙上,倒扣的一些木桶,并不知其有何用途。经老乡一解释,方知是蜜蜂的窝,原来是采蜜用的,那么这幅图姑且就叫它“蜂窝天线”吧,不过它和我们用的蜂窝电话却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啊。

 

                                           







                        

   石城到长溪大概有十二、三公里,一路记录先进的轨迹,回来后在GOOGLE地图上复原,得到如下的行进图。其实旅程中你记忆的可能只是疲惫,而过后再去回忆,便会感觉到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原来,你走过的路线竟是如此的曲折蜿蜒!

                     



   长溪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当我们顺着那条当地的“红旗渠”,终于看到村后的那几棵高大的香枫树的时候,我们知道今天的目的地到了。那树依然没有红,让长溪顿时缺少了许多的韵味。大自然的调色板在上帝的手上,他如果偷个懒,打个盹,那我们也只能对着天叹叹气了。在村民戴向阳(电话:13755377598)家安顿好,离吃晚饭的时间尚早。便冒着小雨,去村子里转转。

 





    婺源属于古徽州的一部分,在清末到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其间隶属关系几多更替,最后还是划归了江西上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长溪这里已经是古徽州的边缘地带了,按道理来说,徽派建筑的味道不应该很浓厚了,但恰恰相反,这里的古建筑却保留得非常原汁有味,其原因只有一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古徽州有个传统,一般经商的人家大门是不宜朝南的,这一点和我们的传统相悖。从这一点上来观察,长溪出去的商人财力有限。不仅房子的朝向可以证明这一点,村子里更无多少祠堂或是牌坊。老乡说,原前村口的桥是一座廊桥,文革的时候毁了。但是从村后的那座用四座巨大的青石板搭成的石桥来看,这里的村民还是有一定财力的。老戴说他查过祖谱,一直记录到新中国成立,戴家出过大学士、总兵、知府、知县等。不过我没有看到这样文字的东西,想必没有一些为人所共知的大家人物从这个村子走出吧。一个古村,如果有了那样的大家,如绩溪的胡雪岩、胡适,歙县的毕升、黄宾虹、陶行知,休宁的汪士慎、戴震,那一下子这村子就好象沾了些灵气。当然婺源出过朱熹、詹天佑这样的名人,但从姓氏上看,显然不是出自长溪。村子被外界所知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四处老屋、祠院的标识、介绍还很缺乏,让人对那些逝去的历史摸不着头绪。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为人知,它才保留了传统、保留了古朴。

 

                                       





    


    有些老屋也不可避免地颓败了,不过从裂开的马头墙方知它里面原来是这样的结构。裂开的墙,也无人去修缮了,风吹日晒的,估计离轰然倒掉的那天也不是很远了。再多些时日,估计村里的老屋也越来越少了。老戴也说,为了老房子保护的事,他也给乡里、县上写过报告,可是没有人能拨出笔经费做这样无任何产出的文物保护之事,所以他也只能是看着而无能为力。长溪为人所知,可以说是仅凭了老戴的一已为力,甚至直到今天,长溪河里的垃圾还是他花钱雇人来清扫,而村委会却不闻不问。他先是通过电话线上网,做自己的博客,不仅介绍那里的风景,还介绍那里的茶叶。后来实在不能忍受那极慢的网速,于是写了篇文章,不知道怎么就引起了市长的重视,专门批示电信部门给予解决。于是十几公里的一条宽带线路就这样接进了老戴家,所说耗资在80万,人家电信部门还打听他到底和市长什么关系。听说老戴看的书还很多,《红与黑》这样的名著在他的小屋里还是找得到的,虽说只是初中文化,但现在他也是网络上不大不小的一个名人了。知识还是个好东西,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命运,还可能影响到他身边的乡亲和他们的生活。老戴说他现在一年要接待上万名慕名而来的各地的朋友,他家的接待能力有限,就介绍到别的人家住宿。他每年种茶收入两万,旅游接待一万多,稿费还能有一万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听说他今年还准备竞聘村委会主任,把旅游这一块好好地搞一搞,希望他如愿以偿吧。人只要有了梦想,那你就如同鱼,也就有了畅游的海洋。(戴向阳的博客http://www.wycxc.com/ )

                          















                                            

 

 

 


   临近傍晚时分,拐进了乡村卫生所,里面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模样。也许以前这里就是一家药铺,柜架上的瓶瓶罐罐就是郎中自己配的各色草药。如今,碾药的罐子还在,却只是一件摆设了。不过,那柜面里透出来的昏黄的灯光,在每一个晚上,都给了乡亲以温暖,以生的希望。






   吃过晚饭,一看表也才六点多钟。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但也就不能这么早就上床睡觉吧,还是围着火炉,一边和房东唠唠家常,一边反湿透的鞋子和洗净的裤子烤烤干。那个竹子编的烤火篓子很是科学,下面添上些燃着的木炭,篓子上便随便铺上些需要烘烤的东西,如茶叶,如衣物,很快便干爽了,却无燃着起火之忧。房东是老戴的二婶吧,当家的和儿子都在外打工,两个女儿也都嫁出去了,平时也就她一个人在家。从我们睡的被褥的干净程度来看,大妈还是个很爱干净的人。此刻,她也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活儿,坐在火炉边研究着下期XX彩究竟该选什么号。她说她的那本选号参考书是香港出的,很准的,让我也帮着参谋参谋。我看那些谜语一样的文字如同看天书,她觉得可乐,笑个不停。儿子都25了,在外面的时间长了,也不急着结婚,这是她的一块心病。不过她也想得开,说村上结婚的人也有很多都离了,似乎婚姻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村上玩XX彩的还挺多的,玩得小的一两元也能玩,玩得大的就到镇上去玩,每期押注押个千把块的也很正常。婺源产木材,很多村子都把山林的20年的经营权卖给了一些老板,而长溪村却坚决不卖,自己好好地经营比一次性的拿一笔钱要让人心里踏实。拉拉杂杂地聊,不觉窗外的明月已高悬,映在院落的池塘里,真正是一份惊喜。三四点的时候我推窗又看,虽然山影重重,可那高处却早已是星空点点的一片天了。

 







                                        

    天还没亮,便再也睡不着,悄悄出门了。虽然早,可是已经有老乡在打扫街巷了,村后的那个小水电站也透出光亮。按照常识,如果今天是好天,那早晨的雾气一定是很重的。看着那山间那雾气慢慢地升腾,不消多时便把村子整个笼罩住了。只需耐心地等待,等那雾气慢慢地散去,然后那村子便如同沐浴过一样,鲜亮亮地又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告别长溪,在一个秋光明媚的早晨。那条通往岩前的石板路,光线从叶子的缝隙中洒下来,甚至令人有些眩目。偶一低头,看见这样一块石板,赫然写着“ 禁(  ) 白石岭荫木  同治十三年……)” 估计是当年这里有一大片的古树林,列碑昭示不得砍伐。同治十三年,应该是1874年吧,可是那些古树呢?老乡也说,村里的大树砍掉很多了,也就是近些年才在每棵树上订上牌子,编上号,好好地保护起来了。在我看来,这块石碑应该好好保留起来,而不只是在山道上充当垫脚石,它毕竟记录下这个村子的一段历史。我希望,今后还会有机会再来长溪,但愿不要看到它沾染过多的商业气息,但愿还能看到仅存的这些古树,但愿还能看到老乡们那真诚纯朴的笑容。





                      

   

来自:丁丁眼里的世界/网易博客   

 

 

 

 


       购买绿茶小贴士:长溪村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一个躲藏在深山中最僻远的山村。高山出好茶!村庄周边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常年不断。出产之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 长溪村主打品牌是“长溪仙芝”,原茶产于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区,高山上茶树与山中遍地而生的野生九节兰花共生共济,因此,长溪仙芝绿茶品质超鲜,散发着一种完全自然天生的兰花幽香。茶树从不施用化肥农药,制茶时用茶树上的幼芽叶为原料,并经纯手工多道工艺精制而成(一个茶农加工一斤干茶要用7万多个鲜嫩芽头花7个小时之多),产品外形毫多色翠,条形秀丽,香味沁人肺腑,茶叶遇水即沉,汤水清澈,是婺源绿茶中之珍品。长溪村茶农戴向阳在网上卖茶己有六年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过这个茶农在网上卖茶和推介家乡旅游的事迹,去年获中央文明办“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在全国各地茶友中有良好的口碑。在谷歌和百度网站上搜索“婺源绿茶”或“戴向阳”就可以找到相关报道和联系信息13755377598 QQ:69910359。

文章来源:http://www.wycxc.com/

延伸阅读:

中国青年报:"网虫"村官戴向阳

http://www.wycxc.com/rj/ry/201006/988.html

“中国好人榜”揭晓 戴向阳入选

http://www.wycxc.com/lc/mt/201006/928.html

 

    长溪,很多人都说起过她的隽秀,说起过她的安静、乖巧。感觉家就该像是那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一样,不争,兼顾,恬静。带着你的她(他)到这个象征着家庭与爱情的地方。一起去感知属于我们的恬美;别担心,她会爱上山村的这种宁静,或是感觉大山中缓慢和水墨田园的单调。长溪,可以当作心灵的驿站。坚固厚重的石桥,潺潺溪水绕过整个村落,善良质朴的村民,锈迹斑斑、苔藓密布的砖墙,呵呵,简直这种历史沧桑的江南水乡就是为你而建的一样。婺源旅游咨询:13755377598 QQ:69910359 MSN:dxy1000@hotmail.com 长溪村村长 戴向阳 婺源旅游资讯网:http://www.wycxc.co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