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村中老人的话,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2007-12-27
今天,在村小店里中,有几个老人闲谈,说起现在的物价涨得很,钱也变成不是钱了.老人回忆说,他们的上一辈和他们自己记忆中,村里在清未和民国时期,村中很兴旺,村里有三个屠铺,每天都要杀三只猪,还有六个豆腐店.现在呢,这个二千多人口的大村庄(除外出打工年轻人,有1500人在家吧),半个月杀一只猪才能卖得动.如果杀猪的日期挨近了,还卖不出去了.不过,一元三块的豆腐担子还有二家在做,基本能卖得动.
村里经济一直不行.这些年来,大多农户家就是指望家中孩子在外打工挣些钱回家糊口.有好些人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中养猪的农户,不少都是把猪卖到了外地村里,就是要这点钱来补贴家中花用.现在,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家.一个月也难得吃一回肉.
农民吃不起肉,这种现象怎么会发生?这说明,不少农民仍然过着贫困生活,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重大的困难.
翻阅各地尤其是某些贫困县的报道、报告,给了人们一种太平盛世感觉。应该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像“农民很少吃肉”的问题告诉人们,社会还有死角,还有某些生活绝对贫困户;重要的是基层报喜不报忧情结仍大有市场。不报“忧”,就令上级看不到存在问题;不报“忧”,上级领导也就拿不到解决“忧”的具体措施。因此,治吏不治报喜不报忧的作风就成了空话。强调官员讲实话,不能以成绩掩盖问题。(戴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