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冬天有些冷
(2009-12-28 张四华)
(图片由戴向阳提供)
吃完午饭走了一圈,回到办公室,还真是中央空调暖和。本打算睡会,这时友人戴向阳给我发来了《山村小学剪影:心酸与感动》。读后,心里有些沉重,一时睡意全无。
其实,他也不止一次给我发来类似稿件。记得几年前,我还特意写过一篇《请把改变命运的权力还给山里娃》的短评,后被戴向阳转到天涯论坛,还成了当年的热贴。“我想,只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热情还在,只要渴望求知、企盼改变命运的念头依旧,不论我们的声音是多么的微弱,总有一些有良知的好心人一边在静静的倾听,一边伸出温暖的双手。”现在读起自己当年所写的文字,竟然还能感动自己,真是臭美!
教育不但是国家的百年大计,还直接涉及千家万户。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而言,城镇教育似乎有些大同小异。但是,江西省上饶市作为人口大市,有相当多的人口在农村,在山区。在那里会不会也有千年山村少人迹,却传朗朗读书声?为了触摸山村教育的声带,今年教师节前夕,我们又将戴向阳的一篇《他用一生为山村教育歌唱》刊用在本系统的杂志上,不想竟赢得好评。当时决定要用这篇文章,实在是文中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们——“当我们问及戴敬德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年。他很坦然地说能改变许多山里娃的命运,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总认为,或许只有我们这些来自山村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山里娃的艰辛、痛楚和坚强。没想到当戴向阳把这些声音发到网上时,很多网友都止不住地流下眼泪。看来,内心有善意的人还是很多的。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提供大多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只要心存善意那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果有条件再献出些关爱,那就善莫大焉。
如今,上饶市山村教育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一是硬件设施明显落后。由于该市可用财政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过少,从而导致广大农村和山区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一时得不到有效改善,从而影响山村教育的质量。大批农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遗余力送孩子进城求学,致使城镇部分重点学校和私立学校人满为患,而农村学校则人去楼空,资源闲置。我曾了解到,该市的一些政协委员在前几年就曾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要求采取措施应对农村学生“过早进城”》的社情民意信息,指出农村学生“过早进城”,凸显了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在城镇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二是教师队伍流失严重。“白天看学生,晚上看星星。”山区学校交通不便,有的老师买菜、买书籍文具,都得跑到好几里外。晚上,除了聚在一起看看电视、打打牌,就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了。他们都说,每天学生背着书包回家,夜幕开始降临之际,也就是单身教师最寂寞的时候。特别是择偶问题成了每一位山村教师难以逾越的“火焰山”。这些处境和问题难以一下子得到根本解决,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减弱,山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令人担忧。二是山区孩子求学难。现在,山里人越来越重视教育,很多在外打工家长纷纷把钱寄回来给子女读书。以前女孩上学不是太多,现在这一情况也得到彻底改变。再加上政府免除学杂费,给予贫困寄宿生补助等等好政策。但这几年,该市为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开始将村小归并到乡镇集中办学,这对教学质量确实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路远不方便、小学生太小无人照料的问题,如仅婺源县赋春镇因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整合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将各村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全部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就读以来,就有300余名学生因路途遥远、乘车难,不时面临辍学之痛。于是,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住校,但因年幼离开家庭,不习惯,有新生入学就生病,产生厌学情绪。该镇长溪村虽然解决了乘车难问题,但是来回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下来要四五百元呢,这无疑加重了当地村民的负担。
“现在,历经风雨的校舍外表看见来一般,有些门窗没有玻璃,走廊、吊顶和屋顶木架己见腐烂,急等维修。” 读着《山村小学剪影:心酸与感动》一文中的这些文字,我的心似乎就像悬挂在那所山村学校一楼的铃铛,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里的冬天真的有点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