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火种代代传
——记“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县博物馆 国土资源网 (2010年9月1日 )
洪忠佩
江西省婺源县,自古隶属安徽,这块“吴楚分源”的钟灵毓秀之地,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乡。“文公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且历史上婺源经商的人多,当官的人也多,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各地古董鉴藏之风炽热,一些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因此散落在民间的文物珍宝如繁星点点。光阴荏苒,这些珍贵文物流传至今,又像小溪汇入河流一般,慢慢地汇聚到今日的婺源县博物馆里来。
名不虚传的“中国县级第一馆”
1986年9月26日,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文物定级标准评审会在婺源召开,恰逢总投资30多万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婺源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当王世襄、杨伯达、杨新、孙机、汪庆正、耿宝昌等文物鉴定界专家走进博物馆展厅时,一下子就被众多珍贵的藏品迷住了,流连忘返。
就是这样一座从馆长到勤杂工一共不足20人的县级小馆,竟收藏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近千件,国家一级文物达四五十件之多,其中唐宋以来名人用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画、历代工艺品颇具特色。
婺源博物馆前馆长詹永萱向专家们介绍了馆藏文物的情况,不仅引起了文物专家的赞叹,也擦亮了参观者的眼睛。参观后,现场的专家学者无不盛赞婺源博物馆为博物馆里的“中国县级第一馆”,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更是挥毫赠联:“数赣皖学问家,多出星水;愿区县博物馆,皆步婺源”。
“燕子衔泥”造就婺源传奇
婺源博物馆如此众多丰富的藏品从何而来?自然不得不提婺源博物馆前馆长詹永萱,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像燕子衔泥一样,为婺源一点一滴地征集文物,小心翼翼地保管藏品,使原本仅有10件文物的婺源博物馆发展到现今的规模。
1952年,詹永萱从浙源虹关小学调县文教科任主办科员,参加县博物馆的筹备及文物征集工作。时任婺源县委书记洪海涛由于工作调动,临走前把他在土改时征集的10件文物转交给了詹永萱,并嘱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护好文物。这10件文物,就成了婺源博物馆起家的家底。
婺源是一方钟灵毓秀之地,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历史积淀厚重。婺源人贾而好儒,喜爱收藏,民间藏品丰富。詹永萱接触文物工作后,他努力寻找婺源历史积淀与文化记忆的关联,开始痴迷于文物收藏。于是,在婺源乡村,人们经常会看到詹永萱走村访户的清癯身影。
1964年,詹永萱在清华镇废品站发现一件小小的铜挂饰,做工极为精美,却已经被人为砸坏。詹永萱立即询问铜挂饰的来路,工作人员说是沱川理坑一个老乡拿来卖的。詹永萱凭借丰富的文物鉴赏知识,认定铜挂饰只是大型器物的一个挂件,他担心老乡把那件器物都砸坏了卖废品,就连夜步行赶到理坑,挨家挨户地寻访,终于找到了器物(烛台)的主人。这位村民是明代兵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余懋衡的族人。由于生活所迫,也不知道烛台的来历、价值,就准备当废铜卖掉。詹永萱当即表态:这对烛台博物馆买了。一称重量,每个烛台重45千克,一共90千克,按铜的价格买进也需要1000元。在当时,1000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博物馆根本拿不出来。詹永萱第二天又步行100多里赶回县城,恳请县委书记拨专款才得以解决。后经考证,这对烛台为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整个器物用铜精制,镀金上彩,由烛托、花球、吊件、轴杆、与基座组成,构思新颖,独具一格。这件被专家称为蒙元时代灯具中的孤品,就是詹永萱从废品收购站发现的“天漏”。
詹永萱对婺源的人文历史研究得十分通透。他了解到,沱川理坑有3件宝:烛台、翡翠鳌玉佩、珍珠衫。这3件器物都是余懋衡家族的,烛台虽然找到了,但另外两件还不知下落。为此,他不知找了多少人,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心思。珍珠衫一直没有音信,翡翠鳌玉佩却有了线索,据说是土改时被没收了。詹永萱几经周折,终于在虹关生产队队部一张废旧桌子的抽屉里找到了这块翡翠鳌玉佩。詹永萱自己也想不到,自己千辛万苦找到的这块玉佩,可以改写中国工艺美术史(长期以来,人们见到的最早的翡翠工艺品是康熙时期的小件,这件玉佩不仅料大,而且精工细作,被确定为明代的作品,可见在我国明代已经有翡翠传入)。
一件藏品就有一个故事
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大多数中国人重写命运的开端。就在这年的12月,省有关部门正式批复婺源成立博物馆,詹永萱仿佛看到了自己事业的曙光。
1984年8月,上级任命詹永萱为婺源县博物馆馆长。在前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与同事一起,走遍了全县28个乡镇场,访问了1200多个村庄,进行了全县第二次文物普查。一件藏品就有一个故事。婺源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从最初的10件到1000多件,再到1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1000多件),詹永萱和他的同事们,为了收集这些文物,个中的艰辛不是常人能够体悟的。时光飞逝,人们还能够从馆藏的珍品中感知到詹永萱和文物的内在联系:
——渐江(弘仁)的巨幅山水《黄山图》,是詹永萱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当时詹永萱与同事一起去废品收购站接收一批普通文物,办完手续后,他问还有什么东西。收购站的工作人员用脚踢踢地下说还有一幅画。詹永萱擦掉上面的灰尘,发现是康熙年裱,再看题跋,是汤燕生的,心情十分激动!就问多少钱,废品站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是2元钱收来的,你给3元钱行不行?詹永萱满口答应。一出废品站,詹永萱就忍不住内心的兴奋告诉同事:这个不得了,是渐江的。渐江系清初四大画僧之一。明亡后隐居黄山,开创了黄山画派。这幅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52岁时的作品,当时渐江正值创作的巅峰时期,这不仅是他本人的代表作,也是黄山画派的代表性作品。谁也不会想到,一幅今天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渐江最好的作品,就是詹永萱当年花3元钱买回婺源县博物馆的。
——1980年10月,一位老乡要卖给博物馆一批玉器,说是家里的老母亲去世了,留下这些东西,也不知有什么用,问博物馆要不要。这批玉器共60多件,他每件要价2元钱,一共卖了130多元钱。老乡走了以后,詹永萱从那批玉件中挑出一件,告诉馆里的同事,这个与其他玉器不同,是猫眼,要单独登记备案。这颗猫眼有30多克重,属特大型猫眼,极为罕见。在农村乡下,哪来这样的珍奇异宝?后经詹永萱调查,这家人的祖上曾是李鸿章的管家。
——1983年,由于馆里工作人员不足,詹永萱就带着几个退休教师下乡普查。有一天,听说一个老乡家有一批“废纸”,很旧了,他跑去一看,是冯梦龙、黄慎等18个人的手迹。当时有个婺源人在余杭任县令,调任京城时想把自己的诗集印出来,冯梦龙等人的手迹是为诗集写的跋。詹永萱当场用30元钱全部买下,老乡很高兴,詹永萱更是高兴。后来,这批作品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如果说,文物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积淀,那么,博物馆就是一个地方的文明标杆。詹永萱就是一个用心收藏文物、用身心竖起婺源文明标杆的人。由于长期的忘我工作与劳累,1992年1月11日,年仅62岁的詹永萱因病逝世。他留给国家的是数以万计、价值连城的馆藏珍品,还有一个文博人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风骨。他的风骨中透着一个文博人的执著与坚韧,还有一种人生的质朴与坦荡,一种无畏与正气。
而倾注了詹永萱一生心血的婺源县博物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参观,人的生命都有终结的时候,但人类文明却薪火相传永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