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婺源“国宝”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上饶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6 19:41:44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婺源“国宝”多

上饶日报 发布时间:2010-09-06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有6项(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弋阳腔和婺源县的傩舞、徽剧、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婺源县占4项,居全省第一。

  我市是江西文化遗产大市,婺源是文化遗产大县,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上饶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上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婺源人民正在举全县之力将婺源打造成世界文化生态公园,厚重婺源的文化遗产就是这一举措的坚实基础。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婺源的这4件国宝。


 
  婺源歙砚

  在中国文化百花园里,婺源歙砚是一枝绚丽的奇葩。它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禀性“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以“涩、细、润、坚”四美而居砚国之首。今天,它载着中国文化广传四海。

  歙砚,因砚石产于婺源县溪头乡的龙尾山而又名龙尾砚。唐代,婺源属歙州。以州名物是历史沿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歙砚。婺源歙砚,唐代即驰名。据宋人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猎户叶氏逐兽至长城里(龙尾山),见到山溪里,叠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由此,歙砚始闻天下。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把歙砚、端砚、洮砚、澄泥砚列为中国四大名砚。唐昭宗李晔在《六砚笔记》说,“婺石称首”(歙砚为众砚之首)。

  历代,歙砚都是宫廷和仕宦之家收藏的珍品,文人学士能得到朝廷御赐的歙砚,是极荣耀的事。歙砚作为御赐品,始于唐末。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督采歙石造砚,以歙砚赐宠臣。从此,歙砚辉煌千年。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书画家都曾为歙砚作诗称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写了许多赞许歙砚的诗文,黄庭坚在《砚山行》中赞誉歙砚“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

  上个世纪80年代,婺源歙砚的开采和生产得到恢复。20多年来,其雕刻工艺经过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多种流派。今天,婺源歙砚的工艺从内容到形式以及雕刻技法,继承了传统之精华,弃除了其俗气和匠气,更具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宾。

  婺源“三雕”



  婺源乡村的民宅很美,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就是兼具经济实力和文化修养的主人,在民宅建筑的每个部位都饰以写意画的内敛含蓄和文人词的激情、丰富及精致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婺源的乡村很美,是有原因的。遍布婺源山水间的古民宅、古祠堂、古牌坊、古廊桥、古水口园林等建筑,都因“三雕”而散发着徽文化的幽香,显示着国泰民安、家兴业成的向心力和艺术美感。

  婺源“三雕”是有历史的。历史上,婺源以商贾官宦众多、文风兴盛而著称于世。在徽文化大背景下,婺源“三雕”应景而生。“三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极盛。

  明清,因读书而走出去婺源商人,为了回报桑梓同时也为了叶落归根、光宗耀祖,有财力、有欲望在家乡修祠堂、建宅第等建筑,也有足够的财力和雅趣用心于这些建筑的精雕细刻,以尽显其富贵和文雅之气。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婺源读书出身的商人心态始终处于压抑的窘境,一方面想借大兴土木之机大肆张扬和释放,但另一方面又限于礼制法规不得超越限制,于是只得将财力、精力和发泄欲全部花在精雕细刻的豪宅和桑梓的公益建筑上,来个变相越限,彰显辉煌。

  这就催化了一批婺源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使得婺源三雕艺术特色独具、精湛隽永、日臻完美、登峰造极。

  于是,雕梁画栋、描龙绘凤的古建筑群在婺源的乡村拔地而起。如理坑的“尚书第”、“司马第”、“上官卿第”等都是代表。踏访过婺源的学者和艺术家都说,婺源乡村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古建筑文化博物馆,其中“三雕”是博大精深的古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徽派建筑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代表,是中华文化园里一颗璀璨明珠。

  婺源徽剧

  婺源徽剧是一个富有特色、流传广泛的徽剧剧种。

  明清时期,婺源的官宦和商人发达起来后,竞玩声色。许多富商官绅都蓄养戏班,各地戏班艺人也都纷纷来向富商官绅献艺。于是,在融合南戏诸腔、北方梆子和徽州本地花腔杂调的基础上,形成了徽剧。因为婺源商人走到哪里,徽剧就传播哪里,所以,徽剧不仅为清代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影响过其他地方剧种的形成,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婺源徽剧,曾经红红火过400多年。既有皖南特色又有浓郁婺源地方韵味的婺源徽剧,曾盛行一时。组班于清代中叶的“新阳春”、“新鸿春”、“新长春”等婺源艺班,活跃在大江南北,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据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弘历皇帝过80大寿,调集徽剧戏班入京祝寿,婺源徽剧班就是其中一个,引起轰动效应,此后包括婺源徽剧班在内的“四大徽班”进京,取代了当时主宰北京的秦腔地位,并最终产生了京剧。

  建国后,婺源县成立了婺源徽剧团,挖掘和收集了传统剧目《昭君和番》《斩经堂》《水淹七军》《扈家庄》《百花赠剑》《盗令三挡》《北河祭旗》等400余出,整理曲牌800多首、脸谱50多个,同时还创作了大量品格高雅、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为繁荣婺源文艺事业作出贡献。1959年,婺源徽剧团以徽剧《汾和湾》参加古老剧种赴京汇报演出,受到高度评价。到了二十世纪的七、八十件代,婺源徽剧仍然红火得很。逢年过节,各地抢着请剧团去演出。近几年,为配合“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需要,徽剧团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招兵买马”,并挖掘和收集了一些传统剧目,努力传承婺源徽剧。

  婺源傩舞

  说婺源傩舞,得先说傩文化。傩,是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原始先民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而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傩。人们在祭祀活动中又歌又舞。

  中国傩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图腾社会,经历从人的神化到神的人化、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演变。傩舞,是各种傩文化艺术形式中最普遍的形式。婺源傩舞是傩文化园里独具魅力的艺术代表。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今天,青山碧水映衬下的婺源傩舞,在弥散着浓浓古风的婺源乡间仍然熠熠生辉。

  婺源“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因而,婺源乡间的傩舞受外界影响小,在表演艺术上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等古风。其舞姿动作多为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舒展自如。其音乐伴奏以舞止曲终为原则,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其面具以各种绘彩木雕为主要道具,塑造人物的剽悍、凶猛、狰狞、威武、严厉、稳重、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忠诚、正直、刚烈、反常、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等形象,舞者戴上面具,人物忠奸优劣便被夸张得惟妙惟肖。

  婺源傩舞以“古”而具魅力。1953年,婺源傩舞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优秀演出奖,被舞蹈研究工作者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2005年6月,婺源傩舞队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首次中国国际傩文化节)中一出场,就让中外观众眼睛一亮,队伍所到之处掌声彩声不断,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

  现在,婺源县在民间傩舞的基础上,已恢复和发展傩舞节目100多个,傩面具50多种,傩舞班社10多个。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傩舞已成为发展婺源旅游经济的资源。(郑大中文/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