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个“非典型”农民的别样人生 ----记传奇农民戴向阳
作者:戴向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6 18:00:16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非典型”农民的别样人生 ----记传奇农民戴向阳

 


作者:戴桂祥

 








 
一根网线将小山村引向大世界

 
戴向阳用镜头捕捉家乡美景

 

 
游客纷至沓来,戴向阳成了大忙人

 


    提起山村农民,人们很自然地与土地、森林或打工联系起来。但是赣东北山村有位农民痴迷于报纸、火花(火柴封面图案纸)等纸品的收藏,致力于新闻写作,目前他已是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他与海内外多位名人相识而声名远扬,外国记者千里迢迢来采访他。近年来,他以个人之力开发山村旅游,闭塞的山村迎来了骆驿不绝的游客。如同他的名字“向阳”一样,他如今成了网络时代的红人,在百度上搜索“戴向阳”,便会出现 59000多条信息,其中绝大多数都能链接上与他相关的文章或图片。

    戴向阳自嘲为“非典型”农民,这一有别于传统的称呼对于他确实很合适。他凭借特殊的兴趣爱好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奠定事业发展的社会关系基础。他凭借张狂的个性推销自己,给自己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他心系社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处世策略为他赢得了人生的初步成功。细细剖析他自主自强的人生历程,我们不难从中受到启发。

  纸品收藏和新闻写作,他立身处世的基石

   戴向阳出生在一个普通山村,村庄离镇上足有二十公里,是全镇最偏远的村庄。 1984 年,他初中毕业回到山村当农民。靠山吃山,多少年来村民靠砍伐树木养家度日。但祖辈们走下来的这条路,不是戴向阳想要的,他的心飞到了大山外面。

   那个年代,信息的传播远没有现在丰富发达。戴向阳看到报刊传媒的价值,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订阅报纸。在当地来说,订阅报纸只是单位和少数工作人员的行为,但他避开家人的反对和旁人的不解,订阅多份报刊杂志。他通过看报读刊,开阔了视野,在报刊的影响下渐渐迷上了纸品收藏和新闻写作。

    旁人不当一回事的报纸、火花、邮票、烟标,在他的眼里却是宝贝。近三千人的村庄,谁有什么新奇的纸品,他知道之后,马上就会前去收集。慢慢的,周边十里八乡都遍布他收藏的足迹。    

    有了一定的收藏基础,他把视角扩大到全国。尽可能地联系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换藏品,交流收藏经验。他密切联系的报友有百名之多,平均每天收到来信 3 - 4 封。

    戴向阳在收藏纸品的同时,没有忽略对收藏知识的研究,他购买了许多收藏方面的书,不耻下问地请教。多年来,他先后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集藏文稿 40 余篇,在民间集藏小报上更是论述迭出,有近 500 篇品研藏品的文章散见于其中,是我国民间收藏界小有名气的一枝笔。为了弘扬我国民间收藏文化,交流集藏心得,他先后编办《火花园地》、《江西收藏》、《报纸收藏与研究》等民刊 160 余期,二万三千多份,无偿赠送给集藏朋友。《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报纸收藏协会会长罗同松先生亲自为他题词:“集报先锋”。

    如今他收藏 4 万余枚火花,其中来自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火花 900 余种,清末、民国及文革期间的珍稀火花 240 余种。收集到各类报纸 8400 多种 3 万多份。来到他的私人储藏室,犹如进入了报纸的海洋。戴向阳收藏成绩显著,先后被中国民间收藏委员会、国际中华收藏协会(香港)、中国报纸收藏协会、中国火花收藏家协会(筹)、华夏收藏家协会等多家收藏团体接纳为会员,其收藏经历和成果也编入了《中国民间名人录》、《民间收藏指南》、《中国当代集藏人物辞典》、《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等正规出版社印行的书册中。《农民日报》、《华声报》、《江西日报》、《八小时以外》、《当代青年》、《江西青年报》、《上饶日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多家媒体报道宣传他的集藏事迹。

    戴向阳以不起眼的纸品作为突围大山的载体,他以收藏为乐,也十分爱好写作,在宣传身边新人新事的同时,无形中把自己最大程度的宣传了出去。

    他从小喜欢写作,回村当农民后,农闲时间及时把身边的新人新事整理成文投寄给各级报刊,文章陆续发表。他的文章素材灵活,笔触有力,如《刀刻人生,烙印传奇》、《孤儿孙茶英:新年有梦要飞翔》等等。从 1990 年开始戴向阳逐渐被多家省市新闻媒体聘为通讯员。通讯员的身份是对他勤于写作的一种肯定,有了新闻报道的通行证,他在新闻写作上添了几份自信,多了许多方便,写作的劲头更足了。多年来,他先后在报纸、网站、电台、电视台上发表新闻报道,其中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章 600 多篇。他还积极献言献策, 2006 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最想什么》获得上饶市委建言献策“金奖”。去年又有 4 篇关于农村问题的建议得到省市委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活动办公室的重视,并在江西日报,上饶日报等多家报刊刊登。随着采访范围的扩大,随着新闻稿件的传播,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在一次全县新闻茶话会上,朋友开玩笑说:“你这样要不得,名气竟比县长还要大,全县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你的大名。”确实,戴向阳在当地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今,许多新闻当事人或旁观者会主动联系他,这样他的新闻写作素材更加丰富,时效性更强,他的新闻写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一个人有了特殊的爱好和才能,便能结识一大批相同兴趣的朋友,打造广泛的社会关系网,形成强劲的发展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像戴向阳一样,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为个人的立身处世奠定基础。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才能好比是座山,而特殊才能便是山峰,特殊才能越强,山峰也就越高。戴向阳凭借纸品收藏和新闻写作,让自己的交际范围冲出大山的重围,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交际范围。

 狂而不傲的性格,助推事业发展

    “笑骂由他,我本张狂”是戴向阳的真实写照。假如戴向阳没有近乎疯狂的劲头发展兴趣爱好和事业,假如他没有标榜张扬个性的勇气,他可能至今还和多数山里人一样,默默无闻地淹没在大山里。

    他确定纸品收藏之后,人像着了魔一样。 1988 年,一次在距家百里的景德镇逛商场,意外发现印有系列火花图案的火柴,他欣喜异常,一口气买下 300 多盒,惊得售货员一脸诧异。这种疯狂和痴迷折射出他张扬的个性,他认准目标之后,就会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进。 1993 年,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建成全县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团支部。通过编办《长溪青年之友》刊物,定期举行文娱活动,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团支部搞得有声有色,成绩受到团省委的肯定和赞赏。

    2000 年后,婺源的乡村旅游逐渐红火起来,旅游景点如开花一样兴旺起来,一个景点活跃一方经济。戴向阳想到开发深山长溪的旅游资源,但这谈何容易。深山长溪没有明显的旅游资源,镇上到村庄是四十里简易盘山公路,况且开发景点需要百万元的投入。这些明显的不足是戴向阳无法补足的。

    戴向阳还是顶着风言风语,迎头干起来。他买来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用相机拍下大山深处质朴怡然的自然风光和久经岁月的古老建筑。把照片上传到互联网,把山村旅游攻略的贴子发到大小论坛上,经营个人博客,把博客建成宣传长溪的阵地。他挖掘出山村的美,不断地推介。 2006 年 11 月份,村里出现了扛着“长枪大炮”的外地人,今天来了一大拨,明天又来几大车,更奇的是,不断地有穿着婚纱的新人来到偏僻的山村拍婚纱照……一年多来,来村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达十万人次之多。原来本地人都因为山高路远不愿到的长溪,但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最多的一天有上千个游客。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沉寂,给山村带来了不少现代气息,给许多村民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收入。

    “推及起来,江西的山水,有很多像长溪这样不为人知而又景色绝美的地方,却难得有戴向阳这样推广意识的村民。江西旅游要做好新农村的新文章,需要很多很多的戴向阳。”这是江西日报社记者李婷婷发表的名为“一个人火了一个山村景点”的评论。当地人眼中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景色,戴向阳发现了其中蕴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张狂的姿态,多角度密集式地上网宣传,游客在来长溪之前,确是被戴向阳张扬的个性所吸引。假如没有他的近乎炒作的宣传与推广,长溪还是那样沉寂而不为人知。 2007 年 3 月,他家先后来了好几拨城里的茶商,他们看茶买茶,村里的茶叶很快被卖到南昌、广东、上海等地。慢慢的,原先村民自家留用的干菜和茶油被游客看好,也能转换成花绿的钞票。

     从身处旯旮山村瞄向纸品收藏,到二十岁当上三千人的村长,从主动辞去村长职位到外出打工,从媒体记者到把大山深处的村庄推向世界引来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无一不体现着他狂而不傲敢想敢干的性格。     

    戴向阳狂而不傲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也体现在一些看似平常的问题的反应上。

    2006 年 9 月的一天,他从村里到镇上国税分局开税票,等到上午 9 点钟,国税分局的门还没开,他等急了打电话到县国税局询问。在县国税局的监督之下,分局才开门,女工作人员一脸责怪的语气讥讽着,很有个性的戴向阳询问工作人员,正常的上班时间是多少。工作人员没好声地说:“你等会怎么了?今天不开票。”

     戴向阳理直气壮地回答:“作为纳税人,我主动前来交纳税款,你们不但不按时上班,还找岔子刁难人,希望你对刚才所说的话负责。”说完挎包走人,事后分局局长通过电话向他道歉,事情才得以平息。正如江西法制报评论,如果多些戴向阳式的人,我们的民主法制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2007 年,几户村民将祖上留传下来的老房子私自出售给商人。这显然是对村庄历史的人为破坏,戴向阳一方面联合村委会劝说村民停止出售行为,一方面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社会呼吁。很快《江南都市报》登载了他的观点文章,接着相关部门有效地制止了老房子出售的行为。近年来,他发表了多篇揭露局部矛盾和问题的文章,如《敢向电老虎叫板》、《林权制度后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从何来》等尖锐的文章,正因为狂放的笔触,文章才更具媒体监督的功效,文章才受到读者的欢迎。

     事实上我们周围许多人都有类似戴向阳的想法,但缺乏张狂的勇气和胆量,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的层面。应该来说,戴向阳作为山村农民,能获得如今的影响面和事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张狂的性格。

    人具有了张扬的个性,才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事业,人具有张扬的个性,才会充满自信地向外界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张扬的个性犹如强劲的马达,给人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心系社会,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人对环境的态度有三种,适应环境,改换环境和创造环境,戴向阳选择了第三种。长溪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他有信心创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他认为,主观上为村庄的整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村庄的整体发展为他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立身处世哲学,给他带来了好运,为他施展抱负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他把长溪作为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团结村民,为人慷慨大方,关注村民的生活冷暖和村庄发展。村庄外出务工人员多,他及时把村庄的新鲜事发布在个人博客上,他的博客成了在外游子的网上家园。他创建了“长溪” QQ 群,方便大家沟通联系,力所能及地帮大家解决困难。

    长溪河上游水电站库区淤积枯枝败叶,严重污染了水质,他积极奔走,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尽快解决危害村民身体健康的生活用水问题。

     村里有单身兄弟俩,弟弟七十多岁,精神极度异常,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八十多岁的哥哥照顾。戴向阳把他俩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在他的联系下,省市报纸和电视台对他兄弟俩的处境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

     戴向阳在更高更广的视角审视村庄发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让村级事务公开公正。他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处世策略获得成功。戴向阳在 3000 人的村里是大能人,做事很少有阻力。他看到村庄高山野生绿茶的高品质,拟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创建茶叶品牌,多数村民都表示拥护和支持。

     长溪山村游不收门票,游客在村里的吃、住、购统一由戴向阳安排,因为戴向阳的关系,游客在村中小路穿行,在百年老屋参观拍照,从没发生遭拒绝或受阻拦的事,形成了“一个人火了一个景点”的群众基础。游客多了,他一个人接待不了,很多村民都愿意帮忙接待。因为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的前期山村旅游开发实现了零投资大收益的喜人成果。为了提升山村游的层次,他去年年底张贴集资入股的广告,村民看到旅游的价值,看重戴向阳的人品和效应,大胆地注资入股,助推山村旅游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许多移居在外、工作在外的长溪人纷纷在他的博客或论坛贴子上留言,称赞他为宣传长溪,为长溪发展作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表示原意在需要的时候出力协助他。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他人可能是戴向阳的本性使然,也可能是他认识到有了为大家的心,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确实他算很是幸运的。

    在全国上下极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戴向阳用他的行动诠释了新农民的别具一格的立身之本和成才之路。 2008-5-5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