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叫开村姑家的门
只要周末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我都会进长溪看望父母。当然,每次也一定要看看一屋之隔的村姑,坐在她家,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
这几年,长溪的秋天愈加金色了。纷涌而来的游客,激活了几近沉睡的千年古村。昨天傍晚,我在村里溜达一圈感受热闹的气氛之后,便不由自主地朝村姑家走去。
走到她家大门口顺手推门,宽大厚重的门板纹丝不动,用电筒照看,并没有铁将军把守,怎么这么早就拴门了?我在这幢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宅前纳闷起来,是劳作太辛苦还是身体不舒服?我决意要进去看个究竟。
拨通里面的电话,我说就在门口,她有些激动,说:“好,我就来开门。”紧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围坐在火炉旁,我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这么早就拴紧大门。她说:“怕呀,怕游客呀。”
“游客有什么好怕的?”
“游客们逛到我家门口,看到老屋墙高屋大有气势,都会进来看,但是你也知道正堂柱朽梁塌,厨屋墙倒瓦落,真不好意思让游客看见。但不少游客好像并不介意,还要上楼去拍照。万一踩到霉烂的木板摔下来,问题就大了,我们可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我算是完全明白了她的意思,从心底支持她闭门谢客的做法。这熟悉的老宅,曾是有钱人的豪宅,几经易主,前些年曾有六户住在一起,但“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扛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何况有六个“和尚”呢?房屋一点点倒塌,其余五户陆续搬走,现在只剩下她家无奈地住在里面。
围绕着老屋的话题,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
“可惜呀,游客喜欢看的好房子就这样倒下去。”
“我们真想把房子修好。”
“那联系其他五家了吗?”
“估计他们不会来修了,对于他们,修已经没有价值了。”
“那把他们的股份全买下来,你家独自维修也可以呀!”
她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说:“村主任向阳已经来关注过许多次,昨天和今天又分别来过一次,但要维修真是不容易啊。”
没有财力支撑的谈话不免苍白无力,剩下来,我们是瞅着电视屏幕发呆。
我出门前路过正堂,再次看到倒地的板壁和扩大了数倍的天井,我跟自己说:“倒得再厉害,我也会常来,谁叫这是我同村姑妈家呢。只是为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在悄然无声地消失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