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深山有爱——记婺源县退休教师孙灶森
作者:孔臻  文章来源:上饶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5 20:14:29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深山有爱——记婺源县退休教师孙灶森


2011-06-15 上饶日报

 

  居山高水冷的小山村,他创办起全县农村首家免费“少年之家”,用执著爱心,呵护着孩子们成长。无论冬去春来,直至年事已高,他一直守望着这份充满希望的事业,无怨无悔。

  他叫孙灶森,婺源县浙源乡的一名退休教师,一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

  山村有了“少年之家”

  孙灶森原是婺源沱口小学校长,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年前,他退休了,本可以安心颐养天年,然而,老人却日益忧心:山村山多田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没人管,就成了天马行空的“野孩子”。

  “绝不能让孩子成为‘问题少年’!”2004年,孙灶森毅然停办了自己开办了10年的幼儿园,在村里创办起免费的“少年之家”。没有场地,借用村里的老祠堂;没有桌凳,把办幼儿园的课桌、凳椅搬进来。

  起初,“少年之家”只有100平方米,如今有一所学校大小,还新添了放映区和电脑室。“少年之家”已吸纳小朋友377名,成了山里娃的幸福乐园。

  爱心浇灌花烂漫

  “少年之家”丰富了孩子课余生活,给他们带来了知识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和爱的洗礼。孙灶森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积极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虹井公园的公厕无人清扫,他组织孩子们去打扫;景观桥走廊上满是灰尘,他组织孩子擦洗……“少年之家”每年还要组织一期免费夏令营,孩子争先恐后报名。孙灶森因势利导,以打“正”字的方式进行考核:谁得的“正”字多,就让谁参加。学生查晓亮以前天天打球,忽视了学习,急坏了父母,进入“少年之家”后,为能参加“夏令营”,学习变得更加用功刻苦,成绩也明显提高。

  夏令营也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在县博物馆,孙灶森向孩子们讲解婺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孙灶森向孩子们讲述机械制造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原先浙源乡暑假时常发生小孩溺水事件,有了“少年之家”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真情延续爱的奉献

  2007年8月23日,孙灶森老人过80岁生日。他亲笔写下《公开的遗嘱》,张贴在村前屋后。遗嘱中写道:“我是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在我80岁时,总算有了2万元的积蓄,存入浙源信用社,每年提取利息奖给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以报答父老乡亲对我的支持。本金我死后交浙源教育党支部保存支付。”

  2万元,是老人近20年的时间积攒的!生日那天,2万块钱还差了700元,靠东挪西借才凑齐。老人一直生活俭朴,进城为“少年之家”办事,连2块钱的三轮车费都舍不得。这样做,是表达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也希望感动更多的热心人来呵护“少年之家”。

  老人的义举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东华大学环境学院12名研究生爱心支教来了,学生郎智芳捐赠的书刊从广州寄来了……这一切,让孙灶森倍感欣慰和温暖。他说:“开办‘少年之家’,尽管又累又贴钱,但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体会到一种无比的快乐。”(记者 孔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