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婺源“景区党建”促旅游发展
作者:丁华  文章来源:上饶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2 10:18:14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婺源“景区党建”促旅游发展


2011-07-20 上饶日报


  近年来,婺源县立足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县情,创新党建模式,找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建在提升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中的主导作用,走出了一条“围绕旅游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旅游”的“双赢”发展之路,被誉为“婺源模式”,并被推广到我市各个景区。

  创新党建促和谐

  婺源县立足旅游求创新,围绕旅游抓党建,找准景区党建服务旅游的切入点,妥善处理村集体、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外来游客的利益,协调好开发与保护、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形成旅游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该县建立健全景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景区党建联席会,专门研究部署景区党建工作,不断探索党建服务旅游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解决景区不和谐的难题。近年来,该县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解决难题达150多件, 游客投诉同比下降32%。在黄金周、节假日,该县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常年开设党员服务热线,帮助游客解决在旅游中遇到的困难。江湾景区在11个责任区建起8个党支部,组织党员搞好游客救助、卫生监督、纠纷调处等工作,使外来游客游得安心,感到温暖。目前,全县共有6个景区开展了党组织联动共建工作,设立了党员服务热线电话15个,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100多人次,为游客提供义务帮助5000多次。

  提升服务促发展

  婺源县在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景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乡村旅游上的积极作用,增强党支部发展旅游的责任意识,将生态保护、古文化和公共设施维护修缮、公共卫生的治理与污染的控制、经营摊点与公共秩序的管理纳入考核范畴,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与监督。

  提升村党支部运作资源、发展旅游的能力。江湾、李坑、大鄣山等景区所在村党支部,一改过去思维定势,主动走出大山“吆喝”风光,成功引入投资商,对景区资源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几年来,全县投入旅游开发资金近10亿元,开发出精品景区10多个,引入旅游项目100多个,鼓励和扶持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由原来的232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家。村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有3万多人纷纷赶弄“旅游潮”,带动景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游客要是找不到旅馆,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迷路了,丢失了东西……只要有困难,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我们解决。”党员叶炳文说。围绕承诺服务事项,抓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该县推行村党支部服务旅游承诺制,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岗、景区秩序维护岗、公共卫生管理岗、古建筑保护岗等,搭建党员服务旅游的平台。目前,全县共有200多名农村党员走上旅游服务岗位,为景区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把准脉搏促“双赢”

  该县各景区党组织抓住旅游发展的契机,组织党员中的致富能手立足本地优势开发项目,引导扶持景区周边村庄调整产业结构,使没有直接参与旅游项目的村民也得到实惠。几年来,各景区开发出具有较高技术和文化含量的旅游商品100余种,木雕、根雕、砚台等一大批旅游商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3亿多元,全县土特产品网上成交额达2.5亿元。

  景区党建促进了旅游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惠:晓起村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村民家家户户分红;李坑景区年旅游收入的45%分配到农户,人均900多元;江湾、晓起、汪口景区村民男60岁、女55岁后,可分别享受到100元、200元的养老金;全县8617名农村特困群众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社会救助。5年来,该县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171公里,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记者 丁华  陈绍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