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点灯万家明
——一名来自最美乡村的最美打工人的故事 2010-08-28 04:46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项炳阳是个地道的农民。
黑瘦、矮小、少言。颇有几分像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笨拙中透着淳朴,寡言中寓着真诚。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农民,却有着“来自最美乡村的最美打工人”的称誉。
这是上海的新闻媒体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给予的评价。
就是他隐匿姓名,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资助上海一个残疾人家庭的孩子读上大学;就是他署着“董存瑞、黄继光”的名字,多次将自己打工的血汗钱汇给灾区的群众;就是他倾家里所有积蓄,修好村里几公里通往外界的山路。
按世俗的眼光,真有点读不懂项炳阳。他生活的婺源县许村镇朗湖村委会新家坦村是一个只有10户人家的小山村,贫穷而偏僻。全家5口人,母亲和妻子是残疾,父亲和儿子患重病,只靠他一人微薄的打工收入支撑着,村镇多次要给他申请低保,都被项炳阳婉言谢绝了,可他却为社会奉献出这样的爱心。在其质朴的外表里,有着一颗怎样金子般的心呢?
一
今年46岁的项炳阳,心中有股浓郁的英雄情结。
他说,童年是伴着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英雄的故事长大的。他百看不厌的电影是《上甘岭》,爱不释手的连环画是《雷锋》。他渴望着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但命运对他并不青睐。他出生才两个月,母亲就在一次生产队的劳动中,从几米高的土墙上摔下来,生命垂危,被送到县医院抢救。父亲只得含泪将嗷嗷待哺的他过继给没有儿女的项来胜为子。那时穷啊,项家也没有钱买奶粉,继母陈胜文只得抱着他走村串户去讨奶喝。
小炳阳是喝着百家奶,在乡亲们的关爱中长大的。
懂事后,项炳阳得知自己的身世,心底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要回报社会、回报乡邻。村里人谁家有困难,身边一定会出现项炳阳的身影,谁家有过去不去的坎,一定能得到项炳阳的帮助。在采访中,村民项东盛老人噙泪讲了这么一段往事。2006年的一天,他高血压病突犯,引起心绞痛,情况非常危急,而唯一的儿子又在外地打工,身边没有亲人。得知消息,在外打工回家探亲的项炳阳赶到了,他二话没说,张罗着将老人送进了医院,不仅垫付了医疗费,而且整整6天都陪伴在老人身边,端茶送水、倒屎接尿,直至老人痊愈。
“就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啊!”老人喃喃着。
在项炳阳成长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养父项来胜。这是位质朴、善良的继父。项来胜曾对项炳阳说:“人都有遇难的时候,有人帮一帮,也就过去了。如为了图回报,那还叫人吗?”
这话虽然淳朴,却在项炳阳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
项炳阳的家至今都很贫穷,一家5口住在两间土屋里,但他感到很满足。
记者开门见山地要他拿出珍藏的“宝贝”,项炳阳下意识地搓着手,瞟一眼围观的村民,腼腆地说:“没什么,其实就是几张纸!”
在记者的坚持下,他只得踌躇地进屋拿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一叠捐赠证书和上海报刊对其报道的原件。直到此时,村民们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不起眼的项炳阳,早已是上海滩的“名人”。
项炳阳捐赠的数额算不上巨大,比起动辄以千万元计的慈善家、企业家相比,可谓微不足道。可他的每分钱都是用血汗换来的。为了生计,1993年他就来到上海打工。由于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又没有技术,只得打小工,起初每月的收入仅有几百元,现在也就1500元左右。10多年来,他行走四方打工,也将爱心播撒到足迹所到的地方。他曾与上海一名名叫方福强的贫困残疾人子女结成扶困对子,每月寄100元,连续3年资助他读完高中;他曾悄悄给家遇天灾的安徽打工工友家寄去500元,以解燃眉之急;他曾逢年过节给家乡的孤寡老人陈大爷寄钱以示慰问。他所有的捐赠都有一个特点,从不署真名,汇款单上的落款者是:董存瑞、黄继光、雷锋。
“5·12”汶川大地震,正在上海打工的项炳阳焦虑万分,他几次动了要去灾区当志愿者的念头,但想到自己既无资金,又无技术,怕去了反而给灾区增添负担。于是他取出存折中仅有的2000元钱,捐献给了灾区。今年玉树发生地震,正巧工地发生安全事故,老板为了赔偿,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项炳阳死缠硬磨地找老板借了500元钱捐了出去。为了省下更多的钱支援灾区,他给自己定下了苛刻的饮食标准,早上吃碗面条,中午和晚上是四两米饭,再加2元钱的土豆丝。由于劳动强度大,营养严重不足,变得面黄肌瘦。过端午节那天,他手中攥着10元钱,在食堂窗口前徘徊了好久,想买份有肉的菜吃,但想到灾区人民正在受难,他狠狠吞了口口水,将钱塞进了口袋。
有工友嘲笑他犯傻,项炳阳只是一笑了之。“我本来就不精明,有时人傻点也不见得是坏事!”
“你在献爱心时,为什么不署真名,而是用英雄的名字呢?”记者问。
“我崇敬英雄。他们在英勇献身时,想到了自己的名和利吗?”
我语塞了。
“你的家境并不富裕,要靠你一人打工来支撑,为什么不留点钱将小日子过得更好呢?”
“不,我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田、有地、有房,已满足了。而灾区人民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比他们幸福多了,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和温暖。”
这话很质朴,却是一种境界。我无语地握紧了他的手。
三
项炳阳有两个爱好。
唱歌和写日记。
他快乐时,会哼着那首最喜爱的《星星点灯》。他说,星星的光芒是微弱的,但却给夜空一抹亮色。夜空的美丽不正是无数颗星星的光芒组成的吗?
他写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真实的心灵。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孩子,如果你考不上大学,爸爸不怪你。但你仍有前途,你可去参军,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孩子,爸爸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所以每年都去奉献爱心,是因为爸爸曾得到过社会的关爱。不是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09年春节刚过,因养父心血管病发作,需要人照顾,极具孝心的项炳阳决定不出去打工了,一是为了照料父亲,二是为了完成一件在心底埋藏了很久的心愿:将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山路修好。
通往朗湖村的是一条长8公里的简易公路,沿线住着2000多名村民。过去一直是由村委会筹资,请人养护。近些年由于村委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因而长年失修,路上的泥坑越来越大,两边的杂草都拥到了公路上。特别是遇到雨天,更是寸步难行。项炳阳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动了修路的念头。由于没有时间,加之手头也较紧,便成了心病。这一年里,他起早摸黑地劳作,一有时间就往路上跑,用刀砍去杂草,用锄头填平泥坑。仅为了买沙石料和车辆运费,他就花去了近5000元钱。有路过的村民好奇地问他,是谁让修的?项炳阳只是淡淡一笑:“还有谁?政府呀!”直至后来,乡亲们明白了原委,禁不住对平日不起眼的项炳阳刮目相看,纷纷加入到修路的行列。
项炳阳在日记中写道:我修路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乡亲们有脚平路可走。尽管花掉了几年的积蓄,我觉得值。钱是身外物,花完了可以再赚。这也算是给养育我的父老乡亲的一点回报吧!
本报首席记者匡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