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信访局局长吴立源
2006年12月15日
2001年初,吴立源同志从基层镇长岗位上调任江西省婺源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在信访战线工作6年来,他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非凡的业绩,赢得了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的充分信赖和肯定,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市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3年10月,被推选为“上饶市十大道德标兵”和“江西省十大道德标兵候选人”。2004年6月,被江西省委省政府信访局树为全省基层信访工作标兵。从他担任信访局长这一年起,婺源县信访局连续5年被上饶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4—2005年度,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社通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和新闻网站刊登转载。
深情热爱,为的是使信访群众脸上都有笑容
当初,组织上选调吴立源同志担任县信访局长是有一番用心的。吴立源出生上海,小时候随父母下放回老家婺源。任局长之前,曾当过民办教师、村文书、村主任、镇人民调解员、镇企办负责人、副镇长、镇长等职务,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中怀有深厚的群众感情。他放弃“回城”机会,扎根山区,年轻时就收养四个孤儿,并把他们抚养成人的事迹,曾感动许许多多的人,至今仍在传颂。担任县信访局长后,他更是努力做到事事为人民利益着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先后为群众解决过就业、就医、升学、社保、法律援助、落实政策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用满腔的热爱和深情,诠释着一名合格的基层信访局长的深刻内涵。
2002年的一天,县晓容林场60多名年老体弱的退休职工,有的支着拐杖,有的挑着被子和衣物,来到县政府,反映他们5个月未领到生活费,无法生活。当时上访群众情绪激烈,说不处理好就住在政府,决不回家。吴立源真诚地对这些老人说:你们都是长辈,就象我的父母一样,如果我父母几个月无生活来源也会来找政府上访的。我很同情和理解,今天我表个态,我把你们的事当作父母亲的事来办,尽快落实到位,希望大家给我时间,一个星期内回复你们,否则你们找我这个不孝子算帐。老人们感动了,说:“吴局长把我们当父母,我们还不相信他吗?”老人们打消了住在政府的念头,各自回家了。之后,吴立源连续几天找主管部门和改制工作组的负责同志协商,设法筹集资金,先发放了生活费,然后通过加快企业改制为老人们办了社保手续。之后,只要吴立源一到那林场,就有很多群众围着他说:我们的好局长来啦!
对上访老户、缠访户,仅凭深情和热爱仍然不够,吴立源总是以超常的耐心和灵活性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紫阳镇有个叫程炮友的个体医生,几年前因与县卫生部门打官司到北京上访过,影响很大。2004年,又因在自家屋后的公共空地上建化粪池与两户邻居发生纠纷,当地镇政府、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法院和市规划部门多次进行调处,但他都不接受处理意见,大家都觉得程炮友无理、过分。今年初,这起纠纷几近引发成一起纠集亲戚的群体斗殴。接到报告后,吴立源立即会同公安民警前往制止,着手进行调处。经走访调查,吴立源认为,信访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擅自在现有公共空地建化粪池的做法显然不妥,对此,他对程炮友提出了批评。但这起纠纷的产生与小区规划过于粗放有关,在没有下水设施的情况下,上访人要求在空地建化粪池,应作为一种合理关切。但如果简单地同意他建,又势必会影响两户邻居的出入通行。显然,无论支持哪一方,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和反对。这也正是这起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能不能跳出问题本身找到既能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又能避开矛盾化解纠纷的办法呢?循着这条思路,吴立源带着规划部门的同志到实地勘测,终于有了个“两全”办法:一是将程炮友屋后公共空地出让给其做化粪池,二是在两户邻居之间开辟一条新通道。办法虽然是有了,可上访人与两户邻居积怨太深,真要达成共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立源没有气馁,接连10多个晚上上户做工作。思想工作总算做通了,可开条新路得需1万多元,这钱该由谁出。为此,他又找当地镇政府与有关部门,最后找了县包案领导出面帮助解决,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对于一些别人看起来是烦事、琐事,不愿管的事,只要找到吴立源,都会热情接待,认真办理。2004年6月28日,浙江省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两名医生找到婺源县信访局,随他们护送来的还有一位满头绷着纱布、身体极度虚弱、情绪十分低落的病人。这个人叫王森焱,原是县茶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半个月前,打工返乡途经浙江开化时遭遇一场车祸,醒来时,发现自己已在开化二院昏迷了10多天。面对一边是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的医生,一边是遭遇厄运刚做完二次开颅手术的弱者,而偏偏这名弱者没有一个亲人,却在政府档案中有着一份曾因下岗闹事被劳教过的不良记录,信访接待人员左右为难。“不能遗弃他!”吴立源得知这事后果断地告诉接访人员。经过他多方出面协调,王森焱的遭遇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同情与重视,当地镇政府与居委会将其接回住所,雇请专人护理。县民政局为王森焱结付了开化二院的医疗费用,县医院、县中医院免费为其检查会诊。由于王的脑颅仍有两处缺口需要修补,为了筹集这笔医疗费用,吴立源又携着他到处奔走求助。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募集到了手术所需的费用。2005年10月30日,王森焱再次住进了医院,由从上海请来的专家成功地为他做了补颅手术。手术一个上午,吴立源就象亲人一样陪在他的身边。2006年4月5日,经过吴立源引荐,这个曾经失足又遭遇不幸的青年,顺利通过了岗前培训,走上了政府为下岗贫困职工购买的公益岗位。他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时常对人说:“党和政府胜过父母,吴局长是我真正的亲人。”
奉献无私,肩上扛起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局长,其个中滋味,吴立源同志深有体会。但他始终信奉“人生价值不在于索取和享受,而在于责任和奉献”。吴立源同志的父母、妻子至今还生活在乡下,每年的黄金周和春节长假,他难得有一天完整地陪在亲人身边度过,但他和家人从无半句怨言。2005年“五一”值班后,吴立源刚回到乡下家中,还未坐稳,电话就响了,原来10多天前一名民工在三源电站做工时发生意外伤亡事故,虽经县劳动、安监等部门协调,但当事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始终未达成一致。死者家属汪玉芸等一班人趁中央领导来婺源视察之机,到领导下榻的宾馆前“鸣冤叫屈”,扬言要将尸体拉到县政府。吴立源迅速赶回县城,为了先把当事人劝走,他当面立誓:“如果信得过,这事由我来给你做主,如果不能让你满意,我就不当这个信访局长。”当事人听他这么说,心有些软下来,她说:我知道你吴局长是个好人,我这么做也是迫于无奈。我相信你!吴立源当即带着信访局两位副局长,在县法院有关同志的协助配合下,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历经数十个回合,终于在次日凌晨4时达成书面协议,由雇主一次性赔偿死亡补偿金17.5万元,约定在5月3日支付8万元,余款在5月10日前付清。由于雇主这方当日难以筹措到这么多钱,为了如约兑付,吴立源从自己的积蓄中暂借雇主3万元。上访人感激万分。
2003年元月7日,中洲林场90余名群众因林场改制等问题雇车连夜赶赴省城上访。得知消息,吴立源和同事们火速赶往南昌。深夜12点半到达省城,天下起了雪,他顾不得冰天雪地、饥饿寒冷,立即在车站、旅馆查找上访群众。恰在这个日子,他母亲肺气肿病发作,生命垂危,正在医院抢救。当深夜吴立源接到家中电话时,他流泪了,内心深感到一种对父母、对亲人的歉疚。但他强忍着悲痛,在连续查访了3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上访群众,次日凌晨6时前,将上访群众全部劝返,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集体上访。
吴立源同志常说:信访工作就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要怀着感情去做,要带着责任去做,要有能力去做。当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信访问题千变万化,处理起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信访干部要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各种挑战,感情、责任、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吴立源同志正是这样,这些年来,他不但用真情打动过无数的上访群众,还以过人的胆识、智慧和责任化解了许许多多的信访难题。他长于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表达,有很强的驾驭复杂局面和独立协调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每当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关键时刻,他总是临危受命。2005年9月30日,赋春镇长溪村发生了一起数百名群众围堵“林改”工作组的事件。工作组的车辆被拦截,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情况非常危急。县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救方案,并决定成立解救小组,由吴立源同志担任组长,当时,也有领导提出动用公安民警和武装警察,吴立源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长溪是个有1千多人口的偏远山村,林地面积较大,长期以来由村委会经营,且相当一部分林地在“林改”前就已转让,群众没有从中得到利益,因此意见很大。由于“林改”工作组的个别同志工作方法不当,导致发生这起事件。群众的本来愿望只是要求将山场分到各户经营,其意见也是针对部分镇、村干部。如果动用警察,更容易促使群众与政府的思想对立和情绪对抗,反而会激化矛盾。解救小组进村后,由于围观的群众很多,吴立源同志只好站到桌子上用扩音喇叭与村民喊话。他说: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在山靠山。省里的“林改”政策就是要把山林权属落实到户,这跟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你们没有错。不过,山怎么个分法,尤其是转让出去的山怎么办,你们要给工作组的同志一点时间——如果你们信不过他们,我可以留下来,到山分好了再走——但你们自己也要想想办法,主意还得大家出……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村民大喊大叫,可突然间几百人的现场竟然变得鸦雀无声,吴立源同志的话句句说到了村民的心坎上。就这样,在吴立源同志的主持下,当天晚上村民们推选出了10名群众代表,参与到全村的“林改”中来。吴立源他们离开时,村民们簇拥着他,一步一个“辛苦了”,一直把他护送到村水口。
这事到这里,作为解救小组的使命已经完成,吴立源本来可以不再管,但接下来一段时间,他还是同林改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多次找承包老板,通过协商解除了原来村委会签订的山场租赁合同,直到80%以上山场权属落实到户,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
求实创新,让信访工作激扬起活力和尊严
吴立源同志刚调入县信访局时,局里只有3位同志,整天围着接待、登记、收转信件,工作缺乏活力。随着婺源县企业改制、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群众信访问题不断增多,情况错综复杂,工作压力很大,信访部门已显得力不从心。县信访局在部门、单位领导心目中没有位置,很难开展工作。有一次10多人到信访局上访,反映某市场管理太差,秩序混乱。当天,吴立源去找了市场的负责人,可这位负责人反过来问他:“这事信访部门也管吗?”当时,吴立源不知道哪里来的火,正声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我们都得管!”
这一次的经历给吴立源的触动很大。信访部门如何树立起办大事的权威成了那段时间吴立源思考的主要问题。他从提高部门自身素质抓起,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机制、创新载体,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信访工作制度,建立起信访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和责任机制,使全县逐步形成了的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国务院新的《信访条例》颁布实施后,他更加大胆地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能,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有关建议。2004年底,“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整个工程涉及征地10500亩,拆迁54000m2,要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完成。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吴立源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组建5个巡回工作组,深入实地专门协调处理征地拆迁纠纷。他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许许多多纠纷都在当地得到了解决,直至今年11月19日景婺黄(常)高速公路通车,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没有发生一起到市以上越级访。
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能中,吴立源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今年5月16日,鄣公山垦殖场100多名退休职工到县上访,他们强烈反映垦殖场在改制时以无经济能力为由不支付他们的医疗费,但改制后,管理人员却恣意挥霍,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吴立源接访后,亲自牵头,会同国资、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让吴立源大吃一惊,一个改制后的留守处,一年仅招待费就10多万元,难怪群众有意见。为此,调查组向县政府提出相关建议,经研究,县政府撤销了垦殖场留守处,并对责任人按照《婺源县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责任追究,对两名涉嫌贪污人员移交司法部门侦查,推动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落实,维护了信访部门的权威。上访群众虽然没有领到那份医疗费,但通过对失职和违法人员的惩处,心中的怨气消了一大半。
人是一切活动和工作中决定的因素,是信访工作的主体。在吴立源的带领下,经过信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县信访局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条件大为改善,县政府投资8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起了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信访办公楼,开通了信访信息专网。县信访局班子团结、务实、廉洁、高效,洋溢着向上的朝气和活力。在今年全国信访系统开展的“创学习型机关、建高素质队伍”活动中,把读书学习、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民办事作为“创建”活动的主题,使“创建”与提高履行信访职能的水平和能力有机结合。县领导对吴立源和信访部门特别器重,办事也特别放心。每一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和改革措施的推行,都要成立信访工作组,明确信访部门参与,必要时由吴立源同志担任组长,带队处理问题,树立了信访部门的权威,增加了信访部门的公信度。同时也使绝大多数信访问题能够在初始阶段得到解决,婺源县也因此成为上饶市乃至江西省越级访较少的县之一。
只要心存信念,心怀热爱,人的心灵就永远年轻,不知疲累。吴立源现已过退居二线年龄,原本可以象同龄同志一样在家颐养身心,享受天伦之乐,但党和政府需要他,人民群众需要他,组织上没有批准他退居二线的请求。他顾全大局服从组织,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仍然坚守在信访这个“前沿阵地”,默默操劳,尽职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