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报纸收集研究
作者:戴向阳
荒唐的岁月,荒唐的景象,“文革”期间,大字报满天飞,形形色色的红卫兵小报铺天盖地而来。。。。。
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红卫兵报刊就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和特殊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外国学者的极大兴趣。起初,是各国驻华使馆人员上街去购买,携回国内,当作情报。后来,这些报刊逐渐到了学术研究机构。据说,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是除中国外,收集红卫兵报刊最多的一家,藏有几万份,都分门别类置于恒温保护之下,并拍成缩微胶卷。日本的亚州经济的研究所也收藏有几千份,据此编出了[[红卫兵总目]],分列刊名、作者、时间、重要文章索引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汉学专家们,还根据其收集,写出了研究红卫兵报刊的专著。据介绍,在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也有类似的研究者。翻开外国学者研究“文化大革命”的著著作,几乎没有不引用红卫兵报刊资料的。据旅美华裔现代文化专家唐德刚先生判断,由于红卫兵在研究中走俏,港台等地还出了伪造的红卫兵报刊。其依据是,在他过眼鉴定的红卫兵报刊中,有不少是用繁体字排印的,用语也有些港台流行词汇。其实,前者并不能作为依据。“文化大革命”前夕,虽然公布了两批简化字,但红卫兵印刷时为条件所限,不得不仍旧使用一些尚未作废的繁体铅字,尤其是在外地中小城市,较为普遍。即使在北京、上海出版的红卫兵报刊中,也常常看到繁体字的使用。流行语词倒是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它创造出许许多多令人目炫的政治术语,什么“三忠于”“四无限”“一打三反”、“早请示,晚汇报”,尚是40岁以上的人可以理解的。而对于外国人来说,未免过于深奥了。一个研究了多年的外国教授曾感慨地说,他至今也搞不清楚红卫兵批判的“多中心即无用论”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当年拿起笔作刀枪的红卫兵小将们,也未必了解它的所指,不过“其也昏昏,使人昏昏”罢了。当年的一个接一个运动,不少是至今难以解开的一笔糊涂帐,不去深究也罢。
说到收藏,大者当然要数红卫兵发源地——中国。在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一些省书馆,都藏有相当数量。它的来源多半是当年以“革命文献部”的名义向全国广为征集而得的。不过由于内容的特殊性质,并不对一般读者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报纸收藏的队伍日益扩大。红卫兵报刊是他们重要目标之一。在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一些大城市的旧书报交易市场,时常可以看到零散者出售。当年定价0。02—0。10元的一张小报,如今一般标价在5—20元,有的几百元上千元。身价百倍己不是形容它的价值之词了。有报道说,现在收集文革报纸的爱好者全国有百万人之多,许多人把能收集到多少文革小报作为收藏成绩一种前进方向,近几年还有不少地方成立了文革报纸收藏研究会,办起了探讨、交流、研究这些文革报纸的刊物,大家互相置换、挖掘藏品,可谓是热潮涌动,方兴未艾。在这些收藏者中,有不少是当年的红卫兵和办报者。
(戴向阳,男,江西人,多年来致力于报纸的收藏与研究,是中国集报协会,上海收藏家协会,东方收藏家协会,国际中华收藏家协会等多家会员,目前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关收藏类文章近二百余篇。电子信箱:http://www.wycxc.com/Index.html QQ号:69910359,电话:0793--7405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