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婺源带给我们的启示
认识江西婺源我是从央视文化系列片《徽州》开始的,近年来婺源以青山、秀水、古树、古建、田园、英才、文脉、民风八大要素诠释其生态美、古村美、风情美。以“中国最美的乡村”名片发展乡村旅游而声名鹊起。在婺源旅游网上了解到:目前婺源已争创4A级景区5家,大小宾馆157家,农家乐1000多家,旅行社22家,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6万多人,仅2009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262万人次,门票收入6907万元,综合收入超10亿元,旅游对县域GDP的贡献率居江西省首位。
我们潜山县是农业大县,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农业的发展既需要外部支持,更需要内在动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燃料”,更需要“引擎”;农民增收既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同时我县又是旅游大县,特别是景区周边乡镇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上往往面临着艰难地选择,那么致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可以变农业生产资源为农业资本;变生态环境资源为生态资本;变农村民俗资源为农耕文化资本。可以使农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的愿望成为现实,更能让农民不再是工业文明施舍的对象,而是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供给者;不再是四处游走的农民工,而是成为农业资源和资本的经营者。致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能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又能推动城乡互动,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景区乡镇推动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县乡村旅游刚刚起步,与先进发达的婺源无法相提并论。那么起步于1993年的婺源乡村旅游,快速成功起跳的奥秘是什么?他们成功经验,对我们天柱山镇乃至潜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什么启示?笔者为此梳爬钩沉,从收集的点点滴滴信息中寻找答案。
一、婺源巧打文化牌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婺源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徽文化积淀,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他们在乡村旅游起步伊始,就以12个中国民俗文化村,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10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为抓手,紧扣“村”字做文章,通过“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原始生态式”和“原生态景区式”等模式,保护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他们以“小”见长,以“特”取胜并不是一盘散沙式发展,而是按照4A景区标准,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将东、西、北3条精品线路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