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傩的长庆
弦 高
图片:熊良华 上饶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说来惭愧,虽是本土的舞蹈却到一九九一年才知道,且不知“傩”字怎么念,好在有不说话的老师教念“nuó”。看到节目单上的照片,原来是戴着面具在跳一种原始的舞蹈,但还是对其不甚了了。
来到文化部门工作后,通过查阅资料始知婺源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其中的傩舞又称“鬼舞”或“舞鬼戏”,为驱魔辟邪之用,在乡间甚为流行,古时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但近年仅剩秋口长径村“驱傩神班”一个。真正见识长径傩舞风采,是在二00一年县里举办的“婺源风俗风情展示周”上,新搭的戏台正中高挂一个大大的“傩”字,一个老者头戴面具,手执板斧,随着音乐一招一式地跳着,听内行人说这出戏叫“开天辟地”,说的是宇宙洪荒之时,盘古氏用一柄神斧将混沌的天地辟开为二的创举。此外,还有“刘海戏金蟾”、“孟姜女送寒衣”等节目,一时在小小的县城轰动一时。二00五年六月,婺源傩舞应邀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展演,并一举获得金奖和优秀表演奖。二00六年,婺源傩舞与徽剧、三雕、歙砚制作技艺一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国保”,长径村傩舞老艺人胡振坤又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早就耳闻秋口长径村业余傩舞剧团的大名,但也听去过长径村的人说,进长径的路十分难行,雨天基本进不去,除非做好大不了陷住就推车的打算。为拍摄电视专题片“婺源傩舞传承人---程长庆”的需要,今年中秋前两天,趁着高照的秋阳晴好天气,专门租了一辆底盘高的车子,与电视台的大牌记者一道趋车前往,陪同的还有一位镇领导。由于心理早有准备,一路上又遇上修路,走走停停,左弯右拐,不知不觉就到了长径村。因为来之前与要采访的程长庆老先生打过招呼,说好今天在家等候的。下车一问村人,村人遥指村头的桥亭,说要找的程长庆就坐在亭内的长凳上。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见到长庆(恕笔者冒昧,因乡人以称名字显亲切),就明来意。他立即带我们到他儿子家里,热情地泡茶,长庆与我谈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学艺过程。据他说,他是个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二十岁左右时曾学过京剧,打下了一定的表演功底。后师从傩舞老艺人胡叙林等学习傩舞,同时身兼生产队长。胡振坤是与其同期一起学的师兄,只惜已于二00七年病逝。长庆是个健谈的人,这与他多年当生产队长的磨练不无关系。他也是个乐观的人,说说笑笑。他也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虽说今年已七十六岁高龄,但身体还算健康。为拍摄的需要,长庆穿上服装戴上面具,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演起了“饮毒酒”这一节目。又到桥亭里,穿便服很自然地演了一出我叫不出名的傩舞节目。目前,长庆已成功申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又被省里专家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傩舞项目传承人。
长庆对傩舞的保护与传承有自己的看法,说如今的年轻人为生计,一过完春节就纷纷外出打工谋生,爱学傩舞的少了。有时难得学一回也只有选在晚上,待大家聚齐已近晚九时了,教起来还要很有耐心,语气不能重了,万一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有可能就以后不来学了。再则项目保护经费缺失,提不起年轻人的学习兴趣。村人也说,长径傩舞要趁长庆健在传下去,他熟悉傩舞的所有剧目及音乐,且能掌握多种人物性格,演技娴熟逼真。保护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告辞长庆出村,回望长庆瘦削的背影,心中只有一个心愿,祝长庆健康长寿,传好长径傩舞的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