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长溪旅游 | 向阳人家 | 长溪绿茶 | 石城旅游 | 婺源旅游 | 刀锋旅游 | 在线留言 | 旅游论坛 | 
最新公告:     婺源旅游摄影咨询!戴向阳 电话:13755377598  [戴向阳  2010-06-15]        
您现在的位置: 婺源旅游 婺源长溪村 婺源绿茶 长溪村 婺源石城 婺源红叶 婺源 >> 婺源旅游 >> 婺源游记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图文]美丽的家乡婺源,精神的原乡           ★★★
美丽的家乡婺源,精神的原乡
作者:洪忠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7-31 15:42:12
分享到:

 

美丽的家乡婺源,精神的原乡

原文标题:精神的原乡

洪忠佩 
 

 
 

美丽的婺源山村,长溪村。(戴向阳摄)
 


  轮溪、 桃溪、 梅溪、 长溪、 溪头、 梅林、 菊径、 荷田、晓起、 清华、 赋春、 诗春、 和睦、 和村、 彰睦、 仁洪、 善坑、庐坑、 理坑……这样的乡村地名经年出现在我的文字语境中, 甚至成了许多读者记忆婺源的标点。对于我的散文写作而言, 发表一篇作品, 就是对乡村文化的一次收编, 而且必须贴上 “婺源” 标签。

  乡村与田野是婺源乡土的符号, 婺源乡土是我情感的注脚。

  我相信, 在每一个婺源人心中, 都存有与我一样的乡土情怀。因为, 这是我们文化精神共同的根。

  有二十多年了吧, 写作成了我的一种业余生活方式, 文学之灯照亮了我, 给予了我精神的力量。我一直向着婺源乡村田园出发, 去寻找和发现婺源大地上原生的生产、 生活方式、 人文生态, 甚至是遮蔽, 抑或是正在消失的历史文化记忆, 一笔笔一篇篇去勾勒婺源乡村和父老乡亲的群像。我倾心婺源的乡土写作, 得到了编辑们的礼遇, 先后在 《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文学界》、《四川文学》、《星火》、《创作评谭》、《当代小说》、《散文百家》、《北方文学》、《厦门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了二百多万字写婺源乡村的文学作品, 并入选了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等二十多种选本。这, 更加激励我努力去寻找乡土写作的新起点。

  “婺源, 既是我写作的出发点, 也是我写作的归宿地……我的文字就是我对这片乡土最深的感知与考量。我庆幸, 在村庄日渐衰减的中国乡村版图上, 还有一片值得我守望与抵达的乡土。” 我在新出版的散文集——《婺源的桥》(三联书店 2014 年 4 月出版)的后记中如是说。

  记得之后在江西省作家协会与三联书店联合举行的 “走向田野” 文化散文丛书首发式上, 我代表丛书作者发言时说: “我虽然生长在婺源乡村, 工作在婺源县城, 而 ‘走向田野’——《婺源的桥》 的专题写作, 可以说是给我与婺源一千多年历史文化相连接的机会,以及接地气的过程。在没有进行田野调查之前, 我自认为是婺源风土人文写作的 ‘专业户’ , 对婺源乡村有足够的了解。然而, 当我全身心地深入下去之后, 才知道自己错了, 我之前所写的文字只是一种个人感性认识的主观表达, 在婺源遥远的时间与空间里, 我还有那么多的未知。每一座古桥衔接的路径, 都直接通往婺源村庄的内心,以及隐藏在时光中的寂寥与无奈。

  顺着这条路一径走, 我还感受到了蛰伏在乡村的空茫与苍凉……”向善、 互助、 团结、 凝聚、 和谐、 包容、 跨越, 这些都是我对婺源古桥文化认同的关键词, 然而, 它们却散逸在时光之中, 让我觉得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在这样的语境下,给我的写作赋予了新的意义……缘于《婺源的桥》 的写作, 其间衍生的散文作品, 已经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青年文学》、《四川文学》 等报刊发表。无疑,《婺源的桥》 的专题写作, 也将为我的散文创作提供新的视野, 还有更多的可能。

  乡土, 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我倾心于婺源乡土散文的写作,算得上是对散文文体的一种长期实践吧。与我的散文写作相比, 我的小说创作同样贴上了“婺源” 标签和烙上了 “现实主义” 的底色, 却多了一些人生的阅历与感悟,多了一些现实的尖锐与冷峻, 多了一些小说人物的苦于痛, 还有生离死别。以今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墓地》(《厦门文学》 2014 年第 2 期头条) 为例, 小说融合了婺源推行殡葬改革的背景, 讲诉了一位乡村老人与家庭的宿命。而短篇小说 《疯狂的石头》(《四川文学》 2014 年第 5 期头条), 主题却是讲诉婺源奇石界三位 “石痴” 内心的隐秘与情感的纠结。还有, 新近写的 《草上霜》、《连理枝》、《镜子里的幻像》 几个短篇小说, 都是立足婺源民间底层叙事, 切入生活细节, 以及生活欲望的困惑与挣扎, 还有扭曲的灵魂。

  只要我找到了写婺源小说的种子, 它就没有理由不发芽。

  著名作家陈世旭在婺源进行文学讲座时说, 他是“务农式的写作” 。想想我自己, 又何尝不是呢?

  这么多年, 我一直沉溺于文字的 “迷魂汤” 。文字的虚与实, 是一把双刃剑。我以家园情怀为挡箭牌, 拒绝了类型化与功利化的写作, 同时也就拒绝了文字给我带来更多的实惠。因为, 我对婺源是从骨子里淌出的纯粹的爱。在写婺源乡土的文字里, 我找到了我精神的原乡——在乡土文化日渐边缘化的当下, 在文化精神失去本真的今天,我正以婺源的底蕴在蓄势, 寻求写婺源的文字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 我正与一家出版社在谈一本新书的写作主题与出版事宜, 仍然是关乎文化与心灵的命题, 仍然是 “婺源” 标签, 而且历史的跨度很长, 涵盖了婺源更多的文化符号。

  我的文字进入了婺源的乡村与田野, 我的精神就抵达了文学写作的原乡。

(来源:江西婺源网  www.wycxc.com )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分享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婺源旅游,婺源绿茶咨询电话:13755377598 QQ:1219353385 69910359 戴向阳

     

    版权声明:

    凡婺源长溪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婺源长溪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己联系得到同意使用的,应注明"来源:婺源长溪网或/"和作者姓名并不得任意删改文章和图片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注册用户发布在婺源长溪网的图文内容,本站有权转载使用于宣传推广。对于用户发布的任何图文内容所引发的版权、署名权的异议、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婺源长溪网注明"来源注明来源XXX的作品(资源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做任何保证,也不对任何采用本站资源引起的后果负责,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部份来源互联网末能查明出处的,如有侵犯版权请电邮至dxy1000@sina.com告之,本网当尽快删除。

    特别声明:在婺源长溪网不得发布侵犯党和国家利益的言论,不得发布泄露国家机密的言论,不得发布有损害他们声誉的言论,不得发布侵犯他人版权的言论等。用户在论坛、留言板以及个人网站上所发布、转载的文章所引起的版权问题以及因文章内包含毁谤、诋毁、攻击他人的信息等一切纠纷或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概不负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联系方式| 汇款账号|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

    赣ICP备10005780号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村委会QQ:69910359 1219353385

    MSN:dxy1000@hotmail.com 邮箱:dxy1000@sina.com 站长:戴向阳 电话:1375537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