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生辉,点竹成金-记农民艺术家胡林发
一个热爱绘画的朋友告诉我,胡林发的竹雕工艺进步非常大。是的,应该再次拜访这位执着的山民了。来到他家,就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乡居氛围,门口大幅的壁画,画的是竹子,并题有几个苍劲的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胡林发在旁边解释说;“对书画艺术的追求,是我从小立下的志向。而与竹子结缘,还是六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
人心有痴,四十年磨一剑
胡林发与竹子结缘属于偶然,然而偶然中有必然,这个必然便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从小对书画艺术的酷爱,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对书画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
胡林发兄妹七个,父母亲都是厚道的农民。挨饿的惨痛经历让父母亲不敢怠慢土地,兄妹排行老四的胡林发,读完小学就不得不离开学校,跟着父母成天在地里刨食。这样的情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比较常见,但小胡林发出奇地喜欢书画却是与众不同的。
闲暇时间,小胡林发喜欢静静地看着门前的山,欣赏着古屋里的木雕和壁画。看得投入,便有画好画和写好字的灵动,拿短截的铅笔在草纸上画,抓粉石在青石板上写,用树枝在沙土上涂鸦。邻人亲友都说他怪怪的,父母则阴着脸说他是败家子,曾是教书先生的舅公内行地看出他的艺术潜质,悉心给他指导。
在舅公的指导下,胡林发的绘画和书法水平提高很快。有进步,他的练习兴趣更浓了。他常常静静地练习书画,练得入神,忘了吃饭是常事。他央求奶奶给他钱,买来普通的毛笔,用脸盆打水当墨汁,蘸水在石板地上练。即使父母三番五次警告他,再练字耽误干活就不让他吃饭,他练习字画的痴心也不曾丝毫改变。
这一练就是七年,热天在石板上写字倒还清爽,但刺骨的冬天里偷偷在石板上写字,那僵冻的手连笔也握不紧。兄弟和伙伴坐在热烘烘的火炉边谈天说笑,他却冰冷地书写着笔画着。村里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次等人。山里人靠山吃山,上山砍木头卖力气是赚钱的主要渠道,但是胡林发在工休时间都是练字,上山时常常精力不足,挣的钱远远比别人少。在山村里找不到出路,他只好单身外出闯荡。
他先后被剧团收留,负责书写演出海报。在随团演出的日子里,他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丰富了人生阅历,结交了不少同道中的朋友。后来回忆这段经历,胡林发感慨地说:“流浪的生活是磨难,更是财富,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广泛的生活基础。”1987年,他到婺源县砚台工艺厂当设计师。他一边设计创作,一边与民间画师交流,学习他们的艺术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90年离开砚台厂,自费到四川新都美术学校深造,系统全面地学习绘画艺术,让自己的艺术才能得到层次性提升。
一年后,他学有所成,怀抱艺术才能来到瓷都景德镇进行陶瓷艺术创作,期间他认识并与妻子结婚生子。之后,他辗转来到江苏宜兴进行紫砂工艺制品创作。2000年前后,婺源生态旅游日趋红火,民间工艺品甲路伞在国内外的销量猛增。伞厂厂长把他从景德镇挖了过来,奉他为伞厂骨干画师。因为有深厚的书画艺术功底和广泛的生活阅历,在工艺伞厂工作期间,他绘制的工艺伞鲜活而灵动,倍受顾客喜欢。曾有游人转卖他的伞,每把最后价位高达上万元。
岁月不待人,恍惚之间,胡胡林发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向来乐观开朗的他说:“我也算是人心有痴,四十年磨一剑吧。”
刀下生辉,山间竹成藏品
2004年,婺源的乡村旅游已是如火如荼,胡林发喜欢到景区感受火爆的人气。初秋的一天,他在卖仿古玻璃钢工艺品的朋友店里玩,朋友热情地向客人推销,换来游客不以为然的一句话:“这样的大路货,就别向我们吹了。我们要纯手工制作的特色工艺品。”
朋友懊恼地看着游客远去,胡林发却有了新的启示。回家后,他先后有了多个想法,最终确定在竹雕上,对,四十年磨的剑就挥向竹子。
心动就马上行动。为了买到粗而老的竹子,他逐一到周边的乡村寻访,偏僻的洪家、长溪、港头、车田等村庄,常留下他的足迹。
为了解决竹制品易开裂,易虫蛀的问题,他虚心请教蔑匠和有经验的老人。经过多次试验,后来用高温蒸煮和中草药浸泡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难题,而且竹筒成色黑红,显得高贵厚重。
方向对了,事业便成功了一半。胡林发不断创新工艺和刀法,竹雕艺术的水平越来越高,时机成熟,他在严田古樟民俗园租屋开店,竹雕艺术品果真受到游客的青睐。根据大小和图案不同,竹雕工艺竹筒售价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原本只用作建材和生活用品材料的竹子,经过胡林发这双积淀了四十年功力的手,点化出的价值成百倍增长,真可谓“点竹成金”。
在游人如织的严田古樟民俗园,胡林发坐店雕刻的形象,可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几乎每天他都会被客人围着观看,他的的手艺都会被游客称赞,工艺品被游客买下收藏。北京海淀书画院院长杨永、李春海称胡林发的竹雕工艺是中华一绝。他的竹雕作品,先后多次参展并获奖。在婺源博物馆展出,荣获竹雕艺术一等奖。参加广州番禺博览会,荣获精品奖。胡林发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先后申报并获批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等资格。
2010年4月的一天,史文清副省长视察婺源,来到胡胡林发的店里,看了他的工艺之后,大大赞扬了一番,对随行人员说,这样的竹雕很有特色,这样的刀法很少见。
胡林发很受鼓舞,大方地起身介绍道:“这是总结名家山水笔墨画技法刻制而成,灵活地让刻刀在竹筒上表现出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的艺术内涵。”
当史副省长提出要买工艺竹筒的时候,胡胡林发照实说实,他的高档工艺竹筒在北京龙宝斋标价5800元热卖,今天受到领导赏识,愿意将每个高档工艺竹筒两千元出售。史副省长兴致颇高,买下两个之后与胡胡林发在景区合影,执意要胡胡林发一同吃午餐。
胡胡林发用小小的刻刀,在竹筒上找到了一条人生之路。
业已有成,追求没有止境
一个小山村里的地道农民,能有这样的成就当然让人振奋。但是,当有人问他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时,他会朴实地说下一个。胡胡林发对自己的艺术前景充满自信,但在艺术追求上却是很虔诚的。
胡林发从不饮酒,不抽烟,不玩牌,他笑称自己是半个出家人。而读古书,临古画是他每日在家必做的功课。他常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中国书画艺术是个宝库,古法宗师是十分必要的。每天忙完日常事务,他就像个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地坐桌子前读书、看帖、摹画。
遵照毛笔的笔法,借鉴石雕、木雕的技法,结合竹子的材质特点,胡林发创造出竹雕艺术的五大刀法,即平刀、冲刀、滚刀、斜刀、啄刀。竹筒上的图案由刀法和轻重的不同而定,比如远山图案,则由平刀的轻刀法表现出来;树的线条,则由斜刀表现;叶子的图案则由啄刀表现出来。他用创造性的五种刀法,摒弃了同行机械化的竹雕方法,他认为机械化的竹雕,浮雕效果难以表现出字画的灵气。
胡林发在严田古樟民俗园现雕出卖,常常会遇上书画艺术的行家。只要知道对方是同道中人,他就谦虚地恳求赐教。
2010年10月16日,郑州轻工业学院的郑教授饶有兴趣地看着胡林发雕刻,仔细地观赏摆放着的几个竹筒。夸奖之余,也对竹筒上的字提出了看法,胡胡林发洗耳恭听,几次点头称谢。听完点评,胡林发真诚地请郑教授题写一幅字,郑教授欣然应允。可是毛笔却头一天被妻子拿回家清理了,胡林发急忙骑车到几里外的家中取笔。
胡林发像蜜蜂采蜜一样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不少名家为他的精神打动,当场题字作画,或后来寄上作品以示纪念。目前,胡胡林发已经收藏有一百多幅字画,这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他与一百多个名家交往的见证。
胡胡林发潜心师法古人,不断积淀艺术修养,又广泛吸收当代名家的艺术精华,所以他的作品朴实而又活泛,简明而又意境深幽。这正是他的作品艺术价值所在。
竹子,清幽高洁的象征。身处绵延群山之中的地道农民 胡林发,却一心要在清幽高洁的竹子上做出雅致的事来。他的作品已经赢得了不少喝彩,随着他技艺的不断纯青,他的竹雕工艺品将会赢得更多的喝彩。(戴桂祥 戴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