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在中国最美的乡村的传承和发展
很多人说,江西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可是,如果你在这里仅仅只看见“乡村的美丽”,那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婺源。其实,这里自古以来文风鼎盛,是个出文人、有文化的地方。这里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也是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祖籍地。 2008年对婺源人来说,值得记忆。这一年的年初,中国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中国第一个跨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保护区域就包括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这也意味着,在婺源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山青水绿、遍野花香的背后,白墙灰瓦的“徽文化”底色正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婺源县依靠当地群众,发挥专家作用,使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丰富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徽文化渐渐从“静态传承”迈向“活态传承”。
寻找记忆复活文化遗产
去过婺源的人都能够看到,那些古旧的婺源建筑,都属典型的徽派风格。婺源自唐开元二十八年建县,可谓“千年古城”。城内本有诸多历史名胜遗存,可惜在“文革”期间,整体风貌破坏严重。
为了找回古城的文化魅力,尽可能地复活文化遗产,婺源准备启动一轮新的保护开发动作。据介绍,新一轮保护性开发包括了大庙街、灵顺庙、南门街、文公庙、朱子故里项目等项目,整个项目将适度恢复重要历史建筑,突出古城格局的标志性景点,对历史街区进行整治,使婺源古城成为特色鲜明、古色古香、功能齐全的具有传统文化古城风貌的中心旅游区、商业区和文化休闲区。
保留徽派建筑的风格,也在老百姓的民间建筑中体现出来。现在,在婺源主要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的可视范围内,许多农家的新建房都统一成了徽派风格,婺源县政府方面免费为农民提供设计徽派建房图纸,引导他们建设徽派建筑。而作为“三雕”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制品,传统上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现在也回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不仅如此,婺源旅游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开发出一系列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模型,这种模型既携带方便,又独具婺源特色,将一片片的模板进行组合后,就成了一座栩栩如生的“小祠堂”或“小官宅”,很受市场欢迎。
挖掘保护呈现传统民俗
除了建筑上的徽派特色,婺源的民间文化也处处不离“徽文化”本色,比如徽剧。为了传承保护好徽剧等民间民俗艺术,婺源专门成立了徽剧团,招聘新演员,精心抢救和全面搜集、整理以徽剧、傩舞、茶道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戏剧、音乐、舞蹈资源,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完好地传承,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音像及文字资料,挖掘和收集了传统徽剧目《昭君和番》等400余本,整理曲牌800多首、脸谱52个,挖掘、收集傩舞剧目数十个,傩面50多种。
婺源文化广播电视局还以徽剧团为载体,将挖掘整理出的剧目搬上舞台。投资100多万元,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打造了一台集中反映婺源文化的主题演出——《婺源风情》,将浓郁徽文化特色的徽剧、傩舞、灯彩、茶道、三雕、民歌等精品艺术登台亮相。3位衣着蓝白花衣花裤,头戴蓝白花头巾的农家女孩,随着欢快的乐曲来到茶桌前,摆好茶具,主泡的姑娘净手,然后用温水洗涤壶碗,一切准备好后开始投茶。“老家很美,是很美的山水画,老家的树上挂着好大的雪梨,老家的山坡栽满好香的绿茶,老家的水里游着荷包红鲤鱼,老家的龙尾砚名扬大中华……”一首耳目一新的《老家》走进了婺源的千家万户,也唱到了婺源游人的心坎儿里。如今,《婺源风情》已成为外来游客必看的一台民俗表演。
为进一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婺源还专门成立了文化研究所和文化研究会。文化研究所已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启动了“婺源·徽州传统社会”大型课题研究活动,全面开展11个课题小组的21项课题研究。研究所还计划编辑出版婺源文化知识乡土教材,列入学校选修课程。研究会目前已挖掘整理出遗失近百年又极富地域特色的耍柳球、堆宝塔、水灯、香灯草龙、豆腐架等民间民俗艺术。从去年起,开始编纂《婺源历史文化丛书》8册,出版了《龙尾砚赏析》、《婺源民俗通观》、《婺源民间故事》等专著10余部,并参与了《徽州五千村》等丛书的写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性保存。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小抓好“非遗”传承人。在今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婺源在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片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课堂,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