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长溪旅游 | 向阳人家 | 长溪绿茶 | 石城旅游 | 婺源旅游 | 刀锋旅游 | 在线留言 | 旅游论坛 | 
最新公告:     要喝就喝键康茶!绿茶精品——长溪高山野生茶!!!  [戴向阳  2010-06-15]        
您现在的位置: 婺源旅游 婺源长溪村 婺源绿茶 长溪村 婺源石城 婺源红叶 婺源 >> 长溪绿茶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巧识婺源绿茶
开发婺源特色经济
更多内容
纵横天下的徽商——婺源茶商           ★★★
纵横天下的徽商——婺源茶商
作者:汪根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5-07 15:54:37
分享到:

 

纵横天下的徽商——婺源茶商

 
http://www.srzx.gov.cn
 

   在中国历史上,徽商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当别的商帮惊呼,“无徽不成镇”时,徽商对中国北方的晋商已露压倒之势。尤其是徽帮中的婺源茶商,纵横南北,其势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他们东吞苏杭,南压闽广,驾西安,轶津京,婺源绿茶从此名满天下。

    婺源茶商是如何兴起,至今还是个历史之谜。我试着来解开这个谜.

一、婺源茶商是如何兴起的

  婺源茶商格言:玩龙玩虎不如玩茶。
  很难想象,茶树上极小极单纯的那一个嫩芽尖,一片不起眼的小青叶,竟构成了贯通古今中国历史,广被五洲百国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婺源,古属新安郡徽州府。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
婺源县峰峦重叠,丘陵遍布,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婺源土多红壤,且呈微酸性,暖温带气候,无霜期二百五十天以上,由于地形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晓雾弥漫,湿度大,十分适宜松、杉、茶等经济林木的生长。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婺源出产的“婺绿”又为茶中珍品。
15世纪,皖南徽州,一个偏僻的弹丸之地却走出豪商富贾甲天下的徽州帮。徽州是由婺源、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六县组成的。由此可见,使中国商界为之战栗的徽帮仅仅是这六个县商人组成的。
   明清时期,徽商所经营的行业是多方面的,盐、茶、木、海货、典当、陶、布、南百货等。在徽商经营的诸行业中,徽商又以邑贯的不同,各有侧重,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歙县则多盐商,婺源则多茶商,休宁则多典当商。
   婺源“绿茶”当时,名满天下,又加之婺源人的“贾而好儒,外儒内商”的道德观和宗族势力与宗法制度森严,这就注定婺源茶商要在中国商场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婺源茶商的崛起,是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洪武十年,明朝廷开始实行汉藏茶马贸易(见《明经世文编》卷294)政策,压低马匹而抬高茶价,马贱茶贵。
   “婺绿”在贸易中备受殊荣。西部藏人言:徽婺源珍茗,品一口,可释春风。(详见《明史》)“婺绿”在贸易中似乎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当时,婺源绿茶承欢海内,十分的得意,十二分的风光!
    明初天下的茶叶皆由明朝的驸马都尉欧阳伦统管,规定商人向政府纳钱申请到茶引后方可运出,而后要向当地的宣课司交纳10%的商品税,才能贸易,如私茶出境,一律处斩(见《农业考古》专号2)。欧阳伦仗着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夫婿,知法犯法,不顾朝廷禁令,多次出境贩卖、牟取暴利。事情败露后,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可见当时茶叶是何等金贵。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龙行一步,百草沾恩,他仿汉高祖刘帮的做法,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用服役纳税。安徽亦是故乡,所有税赋都有所减免。
   婺源隶属徽州,得此优惠政策,仿佛有股神力在推动着婺源,婺源漫山遍野皆种茶。
   茶叶经营的利润,仅次于盐。
   婺源茶商得此优势,顺势而进。他们走出篱笆墙,同家、同族、同宗结成商帮,北上天津、北京,南下广东、福建,经略杭州、杨州,出击汉口、西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开花,婺源茶商由内到外四处出击,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怪,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都是婺源茶商在奔忙。婺源茶商好像特聪明,特精灵,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在他们手上流动。到了明末清初,婺源茶商已成巨龙。

二、婺源茶商的特点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万般之中儒最重。只要冠上“儒”字,就是千秋万代的殊荣,如:儒士、儒僧、儒道、儒商……
    徽州婺源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乡,儒家思想始终统治着这块大地。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婺源茶商大多表现为“贾而好儒”的特点。
    商人和顾客是互惠互利的两极,商人只有诚实不欺,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因此,婺源茶商在行商的道德观里由于带有浓厚的儒家味,这种外儒内商的道德观,使婺源茶商在商场竞争中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如清代婺源人朱文炽(详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商脉》一书)为人憨厚刚直,在珠江经营茶叶生意,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总是不听市侩的劝阻,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他在珠江20年,虽因此亏蚀本银数万两,但他并不后悔。
    婺源人詹谷,在崇明为江湾茶业主主持商务,时值业主年老归家,东南又发生战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詹谷不存半点私心,艰苦经营,竟然大获厚利。后来,业主之子来到崇明,詹谷将历年来的账本交给少主,帐本上一笔一笔,涓滴无私。崇明人无不叹服。
    婺源商人毕因通,曾接受王某的存银60余两,王某突然暴殃殁,没人知道这笔钱,但毕因通数年后,待王某之子长大成人,便将王某的存款连本带利一并奉还。
    如此种种,婺源茶商以儒家的“诚”、“信”、“义”、“仁”的道德观作为其商业道德的根本。使他们在商界赢得了极大的信誉。
    依靠宗族势力,建立商业垄断。这是婺源茶商致胜的法宝。他们坐贾地方市场时,一是控制城镇市集的茶叶全部贸易,二是联合所有徽商把持茶叶市场的清一色。这两大行为在建立区域性垄断时,就必须要联结宗族势力,乡党势力,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优势。
    清嘉庆年间婺源巨商胡炳南(详见《农业考古》)在上海经商茶叶。期间浙江人杨之清也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茶庄。偏偏杨之清获利心切,一开张,价格开得最低,顾客纷纷趋之。胡炳南获知消息,号令整条街一齐儿降价,一直降到血本的二分之一,杨之清跟着降价,一连二十天,杨之清还是跟着婺源茶商的价格齐步走。每天至少有五百担茶叶从这儿运走。胡炳南深感惊诧,杨之清是中等茶商那来这么多钱支撑,一打听,原来在这条街上有个杨之清的同乡,一位大典当商在支撑着他。这个典当商是杨之清“心脏供血的加速器”,“高压泵”。二十天的商战的五分之二的资金是他那儿来的。
    胡炳南决定集宗族之财力,一箭双雕搞垮杨之清和典当商。
   他开始了“华山论剑”。双剑齐下。
   第一剑:整条街的茶庄每个庄每天向杨之清购买三担茶叶。也就是说,从这天起,婺源茶商售出的血本茶都是杨之清的。
    第二剑:更绝,胡炳南派人把家藏的金菩萨送到杨之清同乡的典当铺典当,每个金菩萨当银1000两。每天当一个,连续当了三个月,杨之清的同乡慌了,问来人何以有如此多的金菩萨,来人说,我家主人有金菩萨500尊,现只当了90尊,尚有410尊准备来当。当铺主人问何以每天当一只?来人告诉说,我家主人每天要向杨之清置茶叶500担。
    当铺主人自知无意中得罪了徽商首领,只好自认倒霉,托人与胡炳南协商,请将金菩萨赎去,闭门歇业,离开当地。“心脏供血器”一旦停止,杨之清自然也关门倒闭,郁郁而去。
    这虽然很残酷,但也不能过于责怪婺源茶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是如此残酷。

三、婺源茶商尊儒重仕

    中国自古重本抑末,民分士农工商,商人在经济上富有,但政治地位则一直不高。婺源茶商深知若在商业上求得大发展,除了宗族势力外,还必须依靠官府的庇护。
    为了寻求政治靠山,他们一是结交权势;二是出资办学、督促子弟发愤读书,以求仕进做官;三是“捐纳”、“捐监”。徽商中最典型例子,便是祖籍婺源的胡雪岩,他投靠左宗棠,平步青云,成为红顶商人,做到中国的头号官商。
营茶是艰辛的,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旦亏损,不但空耗一代人的心血,甚至伤及几代人的元气。
   婺源茶商在商战中摸索到一条真理:“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也好经商,但依靠官僚权贵并非万全之策,最好是自己要有子弟在朝中为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婺源各姓十分重视培养子弟读书做官,并把这一条列为家典族规之首,百代不变,宣称: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由族人出资培植。如果一家有三兄五弟,定要择其天资聪明者读书。而不是经商。由此可见,在婺源人的心目中,仕重于商。而北方的晋商却不同,晋商子弟多继承父辈家业,依然经商。晋中优秀子弟经商,其次作胥吏,中材以下的子弟,父母才让读书应试,所以晋人中举者之少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晋商缺乏上层建筑的基础,一朝衰落,就滔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两者相逢,晋商粗直,徽商文雅。其结果也就不一样了。清代杨州八大总商,徽人占了四个。徽商江春任两淮总商达四十年,颇得皇帝欢心,授以布政使之衔。胡雪岩也被朝廷授于布政使官衔,在中国历史上,商人被授与这样高官的商人,除了徽商就没有了。婺源人培养宗族子弟读书,核心是要借此壮大宗族势力,所以,不惜以巨资举办书院学塾,婺源茶商亦源源不断输金捐资助办学校,使婺源成为“东南邹鲁”文化发达、理学昌明的徽州儒学之首。朱熹、江永、胡伸等硕儒即产于婺源,以致明代大文豪汤显祖发出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从唐朝开科取仕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整个中国也不过产生了10万名左右进士,而弹丸之地的婺源居然有五百五十多名学子中了进士。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叹为奇迹。建县以来,直至清代,婺源官吏大至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小至县令、县丞有2600多人。这些官吏的亲朋戚友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商业保护网,婺源茶商由此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

四、婺源茶商哀师必胜

     历史上的“徽商”,名动天下。婺源茶商当然功不可抹,但随着“徽商”的完结,封建社会的衰亡,覆巢之下无完卵,婺源茶商的兴盛似乎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婺绿”黄了。突如其来,令人骇然!
    “婺绿”是如何黄了的,又是如何陷入“四面楚歌”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资本的出路没有定位好。
    原因一:大凡婺源茶商致富后,回乡光宗耀祖,修建宗祠、扶助族中贫穷,以固族中宗法关系。这要耗费一笔重资。
    原因二:捐资助学兴公益事业,振兴桑梓人文。置祀田、建学宫、修会馆、多挥金不惜。
   原因三:以课税、捐输等形式奉纳给当地官府。如婺源茶商朱文炽。咸丰已未,捐助徽防军饷数千金(详见《农业考古》91.2)。
    原因四:捐纳、捐监的耗费,清代实行捐纳制,官职可定价出售,为了跻身于官绅行列,婺商不得不付出一笔可观的商业利润。据徽州《阄书契底》称“捐监授职,计费匪轻。”在清代婺源的众多茶商中,如潘开祥之五品衔,汪庆澜之奉政大夫,胡德礼之职监等无一不是用巨金捐纳所得。
    综上所述,清代婺源茶商所获得的商业利润,除了一部分用于肥家润身外,相当一部分都用于巩固宗法势力,培植、扩大封建势力上了。而没有投资产业的。这也正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人固有的通病。
   进入20世纪90年代,“婺绿”又勃发生机,如春风霁月,显出了她风情万千的古色古香的品牌,堂而皇之地得到了欧洲共同体的认可。娇娇可可跻入了国际市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千余年来,婺源茶商不仅占有了昨天,把握了今天,还向往着明天的更大发展。
哀师必胜,大道稀知。( 汪根发)
 
 
 (来源:婺源旅游
www.wycxc.com )

文章录入:戴向阳    责任编辑:戴向阳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分享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婺源旅游,婺源绿茶咨询电话:13755377598 QQ:1219353385 69910359 戴向阳

     

    版权声明:

    凡婺源长溪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婺源长溪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己联系得到同意使用的,应注明"来源:婺源长溪网或/"和作者姓名并不得任意删改文章和图片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注册用户发布在婺源长溪网的图文内容,本站有权转载使用于宣传推广。对于用户发布的任何图文内容所引发的版权、署名权的异议、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婺源长溪网注明"来源注明来源XXX的作品(资源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做任何保证,也不对任何采用本站资源引起的后果负责,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部份来源互联网末能查明出处的,如有侵犯版权请电邮至dxy1000@sina.com告之,本网当尽快删除。

    特别声明:在婺源长溪网不得发布侵犯党和国家利益的言论,不得发布泄露国家机密的言论,不得发布有损害他们声誉的言论,不得发布侵犯他人版权的言论等。用户在论坛、留言板以及个人网站上所发布、转载的文章所引起的版权问题以及因文章内包含毁谤、诋毁、攻击他人的信息等一切纠纷或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概不负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联系方式| 汇款账号| 关于我们
    信息产业部备案

    赣ICP备10005780号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村委会QQ:69910359 1219353385

    MSN:dxy1000@hotmail.com 邮箱:dxy1000@sina.com 站长:戴向阳 电话:1375537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