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露天电影记忆
弦 高
我爱看电影,脑海中总也忘不了月夜踏霜,看电影归来那一幕,感觉特别有诗意。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乡中学设在离家二十华里,离乡政府也有十华里的仅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学校由几幢低矮的平房和几个沙土铺成的操场组成,就建在一个半岛形的土墩上。左边是一条仅十来米宽的小河,在石桥没造之前主要靠一座木板桥维系两岸的交通,过了桥便是连片的稻田和一条砂石公路。记得那时每年秋冬时节都有近一周的小秋收,就是全校师生上山去捡人家没摘干净的油茶籽。每人每天有伍斤的任务,白天上山劳动,晚上自由活动。由于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精力旺盛的我们听说几里外的村庄放电影,便相邀去看。等我们赶了七八里路,天已经黑了,电影也开始放映。在人缝中随便找个位置,高度不够就去找块石头垫脚,便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乡下放电影大多选在晒谷场,只有天气不好的时候才在仓库或大会场里放。当一个人得到晚上要放电影的消息后,便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工夫,全村都知道了。大人吩咐小孩搬凳子去占位置,孩子都抢着占放映机周围的好位置,有时去得太早,生怕凳子被别人挪动,便几兄妹轮流守凳,直接把饭端去吃。直到电影布挂起来,放映员开始调试机子时,就派一个回家去催大人来看。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争着抢着去触摸银色的幕布,焦急地等着,吵着嚷着怎么电影还不开始。等到终于开始放了,可场上还是一点也静不下来,大人找小孩,小孩找妈妈,叫唤声此起彼伏。那时的电影战争片居多,诸如《南征北战》、《洪湖赤卫队》、《地雷战》、《地道战》……,再就是古装戏曲片《五女拜寿》、《珍珠塔》、《女附马》、《追鱼》之类,偶尔也放一、两个外国片,像《沉默的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当放映中途换片时,银幕上的手就像荒原上野火烧过后春天再生的小草。
直到银幕上出现“再见”二字,我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月亮不知何时露出的头,静静地照下来,陪伴着我们赶路,路边的河流、田野、山林和村庄好像都沉睡了,只听到脚底下发出的“嚓嚓”步履声。天气冷,空气也好像被凝结了,风也像被凝结了。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我们走一段马路又走一段青石小路,四周也不敢多看,脑子里却总记得小时候听过的鬼故事,高大无比的山魈,拦路的棺材,令人迷路的“鬼打墙”,脚步于是越走越快,简直是小跑。好不容易看到了土墩上的学校,才放缓脚步。月色如银,田野里、路边的草上结了一层如盐般的霜,我们相互看看,都笑了,一个个都成了白头老翁。走在小桥上留下一串脚印,想起“人迹板桥霜”的诗句。月亮映在桥底的水中,人影、桥影也在水中,此种意境妙不可言。
月亮还是那时的月亮,可那月夜踏霜归来的少年已步入中年。如今,小城不放电影,只能在电影频道偶尔过过瘾,却再也找不回那拥拥挤挤、热热闹闹的氛围。也许人生就是一部电影,但编剧、导演和主演都是自己,要想拍成功,需加倍努力,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舍弃常人难以舍弃的物质诱惑。不然,拍出的就是一部平庸乏味的黑白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