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后,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至七、八分满,既示以礼节性的欢迎,又达茶汤均匀分布之效;
奉茶——与客,使及时闻取香气;
品饮——杯茶在手,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品其味。
茶叶表现在色、香、味上,讲究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得雨活茶的冲泡,形似简单,其实是从简约之中追寻一种至纯至美、淡远悠长的意境。所以,没有多次的实践和慢慢地体验,恐怕难以泡好一杯得雨活茶,难以进入境界。
得雨活茶的冲泡采用的是浸润泡法。
第七节 品茶
品茶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品评和欣赏价值。在幽雅、洁朴的环境中,杯茶在手,闻香观色,察姿看形,啜其精华,个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品茶不是单纯的饮茶解渴,“品”字包含了品评、鉴赏、仔细体验给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意思。
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可以说,这里对饮茶的体验达到了极致。
目前的品茶用茶,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特种茶中的高档茶,诸如乌龙茶中的高级茶及其名丛,像铁观音、黄金桂、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以及武夷名丛、凤凰单丛等;二是以绿茶中的细嫩名茶为主,或在色、或在香、或在味、或在形、或兼而有之,它们都在一个因子、两个因子或多个因子上,有独特表现,为人们钟情所爱,从而成为品茶的主体。
总的来说,对各种茶的要求都讲究一个“醇”字,也就是说各种茶的固有本色。人们之所以强调各种茶的不同饮用方法,其实,无非是为了发挥茶的固有本性而已。
品饮得雨活茶,可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进行品评与鉴赏。通过莹亮的茶汤,观察茶的舒展和姿态;还可察看茶叶的浸出、渗透和汤色的变幻。品饮者端起茶杯,则应先闻其香,顿觉清幽,花香扑鼻;然后,呷上一口,含于口中,让其在口舌间来回旋动,只觉醇甘之味徐徐袭来,顿生清新之感。如此往复品尝,不断回味追忆,自然不泛飘飘欲仙的感觉,乐在其中。
具体地说,品赏得雨活茶一般可分为辨形、观色、闻香、品味四个环节。
辨形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干茶经水浸润,逐步恢复鲜叶的原始形态,一些原料细嫩的名优茶,芽叶于茶汤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冲泡后更是沉浮起降,上下翻滚,煞是好看;如此美景,映掩杯水之中,真有“茶醉人,人醉茶”的美妙感受。
观色主要是欣赏茶汤的颜色。茶的汤色主要有茶的内含成分溶解于水所呈现的色彩。因此,不但茶类不同,茶汤色彩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尽管由于茶类有别、茶叶品种不一,茶的级别各异,色泽会有所不同,但汤色明亮、有光泽却是一致的。具体说来,绿茶汤色以浅绿、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俯视汤杯,细看杯中翠芽碧水相映成辉,似春兰初放,嫩竹笋阳,尤若赏山水画,一川浅溪携卵而去,一如破壁远游,放逐心灵的流浪。
闻香分为干嗅、热嗅和冷嗅。
茶不但在干嗅时能闻到特有的清新肺腑的茶香;而且经开水冲泡后,又会随着茶汤发出的微雾之中,或发清香、或发花香、或发果香、或发浓香,使人心旷神怡;更有甚者,将茶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连杯带叶送至鼻端,用深呼吸方式,去识别茶香的高低、纯浊和雅俗。这种闻香的感受,常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只能用意会去领悟罢了。
品味是通过舌的味觉感官来感受茶的美妙滋味,或浓烈,或清和,或鲜爽,或醇厚,都会给人不同的身心享受。
茶中的不同风味,是由于茶叶中呈现物质的数量和比例决定的,可以认为是茶叶的甜、苦、涩、酸、鲜等多种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如果它们的数量和比例适合,就会使茶汤变得鲜醇可口,回味无穷。
得雨活茶香郁味醇,需细品慢啜,不下工夫不能领略其色味特点。手捧一杯云雾缭绕、清香四溢的的得雨活茶,徐徐作饮,细细品位,清幽、鲜爽之味油然而生。宋朝梅荛臣有诗曰:“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有时一杯茶可以铭记一生。
曾有诗人不无感慨地说:“如此河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人。”
第八节 得雨活茶茶艺表演
冲泡得雨活茶的茶具,以小巧、精致为上,以洁净、透明度高为好。目前选用较多的是透明度好的无花直筒玻璃杯,使茶的冲泡变成了一个具有观赏性的动态过程。
备具
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